BP与大连新港 同为漏油为何结果不同?

  • P
    PENNYSHAW
    2010年08月02日10:46中金在线我要评论(0) 字号:T|T
    (本文由路透中文网编译提供)

    (本文作者为路透热点透视专栏撰稿人,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撰稿:John Foley

    路透香港7月28日电---都是漏油,结果却截然不同。大连新港输油管爆炸,据估算导致约1,500吨原油入海,目前事故的後续清理工作刚刚完成。而就在同一天,英国石油公司(BP)(BP.L)正式宣布,因公司在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首席执行官唐熙华(Tony Hayward)将离职。BP"地震"了,但在中国,上层领导全部安然无恙。

    当然BP漏油量是大连新港漏油量的数百倍。但中国对环境灾害重视不足还另有原因。中国还没有达到"水俣湾时刻"。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日本水俣湾汞污染事件就成为以环境为代价实现快速工业化的代名词。当地将近3,000人因倒入湾中的含汞废水患病死亡。虽然日本起初对该事件反应缓慢,但此後,污染防治逐渐成为日本的优先国策。

    中国人多地广,迅速发展中很可能出现比日本水俣湾汞污染更为严重的环境灾难。世界银行于2007年估计,中国每年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死亡人数约有46万。

    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确实在中国屡见不鲜。如近期紫金矿业旗下福建省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渗漏,造成汀江流域局部污染;再如2005年苯类化合物污染松花江事件。国内外媒体频频在污染水域附近发现"癌症村"。

    中国当然也在开展治理污染工作,环境部门也不断发出警告。最近相关部门就表示,目前国内将近四分之一的地表水太脏,已不适合工业用途,更不用说作为饮用水源了。

    紫金矿业同意限产,但主要官员的第一反应不是否认就是拖延。迫在眉睫的问题确实得到了处理,清洁技术也时而被运用,但环境总不是优先议题。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十分明确,且有统计数据来衡量,但污染物减排问题却没有这样的待遇。

    或许中国这麽做有自己的道理:真正富起来後再治理环境也不迟。但假如工业灾难、政治无为与社会不满三面夹击,中国的"水俣湾时刻"可能会加速到来。大连新港污染事件或许已经告一段落,但事件的馀波远未平息。(完)
  • i
    iorilu
    BP 漏油, CEO下台公司倒闭
    中石油漏油, 屁民空手捞油换白条, 领导庆祝胜利:D
  • P
    PENNYSHAW
    还死人了。。。。
  • 欧美高清无码
    不要对比。。。要讲国情
  • f
    fido7
    有关部门不会让死亡人数超过10个的,放心好了
  • m
    mamania
    社会主义优越性,5倍漏油,你们懂个jb
  • m
    microxx
    不要比,比了更气人。应该这样报道:“全民捞油,大连新港明天更美好!”
  • 冰镇石油
    2011年政治考研题泄题了?还TM带答案的
  • d
    dorn
    BP的石油不会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