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庙十哲里最水的是不是诸葛亮?

  • 白马银枪
    郡治迁出本郡,那么请问,这个郡治是哪个郡的郡治?太守是哪个郡的太守?武都既然不是蜀汉占领下,那么武都归谁?还自治?

    喷了,还真以为那两个郡是蜀国占领的?明明是别人放弃的好不? “及刘备取汉中以逼下辩,太祖以武都孤远,欲移之,恐吏民恋土。阜威信素著,前后徙民、氐,使居京兆、扶风、天水界者万馀户,徙郡小槐里,百姓襁负而随之。为政举大纲而已,下不忍欺也。”--曹操时就放弃武都。阴平位置就更远了,而且也从没史料能证明魏国在灭蜀前占领过阴平。--------这是你的原话,你说武都阴平都是魏国放弃的好吧,现在又改口了啊,好意思叫我擦亮眼睛,你先看看你自己是怎么说的。你知道阴平郡是谁设立的么?来来来,我给你普及一下,阴平郡原为阴平道,东汉属于广汉属国,建安末曹操灭张鲁后曹操分出来设立阴平郡,没占领过的地方还能设立郡县?闹着玩么?
    阴平既然设郡那必然有太守,只不过史书不载而已,到你这倒好,凭空冒出来一个郡,然后因为偏远,这就成了自治郡?只因为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个太守的名字?哪怕有点历史常识也不会这么说。
    你既然知道攻武都是事实,那么就必须得承认武都郡是属魏的,阴平前面已经有解释,再来看看《三国志后主传》中的记载“七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遂克定二郡。”和《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完全对应,另《诸葛亮传》中刘禅诏书也明确提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这叫孤证?有点历史常识么?再说管你阴平郡是不是有人,你能否认阴平属魏?
    “二年,亮又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郿之渭水南原。”先看看诸葛亮出了斜谷后在哪里。再看看司马懿这个时候在哪里,“遂引军而济,背水为垒。”也就是说司马懿已经和诸葛亮都在渭水南岸了,基本上是隔着武功水对峙,并且诸葛亮的甚至占据了武功水东岸“臣先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渭水涨,以二十日出骑万人来攻琰营,臣作竹桥越水射之,贼见桥垂成,便引兵退。《水经·渭水注》中引《诸葛亮表》。”,但是司马懿所处的马冢第有地利之便,不利于强攻“诸葛亮《与步骘书》曰:马冢在武功东十余里,有高势,攻之不便,是以留耳。”因为司马懿已经有所准备,才会说"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然后才有诸葛亮的“亮果上原,将北渡渭”。
    不要知道一个陈仓就认为陈仓就有多大用处,陈仓能爆兵爆粮是怎么着?诸葛亮北上登原的理由郭淮可说的明白,连司马懿都认可。至于图,中国历史地图集网上有的是,自己看去呗,再给你普及一下,如果从长安方向要去陇右无非几条路,一是从长安沿着渭水一线,再就是走坦途经眉,雍一线,主要道路无非就这么两条。诸葛亮已经占据渭水南岸,如果北上渡渭那么就直接切断长安与陇右的联系,是不是断绝陇道自己去看地图。断绝了陇道那么事态不就向着郭淮预想的方向发展么?还能怎样?
    你以为打仗真和玩游戏一样,摸到了城门就算赢啊,你怎么不说四伐无伐司马懿先是落下个畏蜀如虎的名声,后又表演穿女人衣服和千里请战的把戏呢?要我说这不是怂是什么?
    二流是你先提出来的,既然你说二流,那么自然也就有一流了,我顺着你的话说司马懿是一流你也没反对。那么我倒要先问问你,这个二流和一流是怎么划分的?你能给个标准么?
    在自家地盘堵住别人叫堵住,神逻辑,你进了我们家前院,没进我们家正房,我可以宣布我把你堵在我们家外面了么?
  • 白马银枪
    图只能上一个,这里再上另一个图,这是几个主要陇道的地理位置图。

    刘秀所在的高平第一在图里可以看到,他的大军在这里和窦融会合,之后并进兵,数道上陇。也就是说刘秀在安定也可以数道上陇,那么长安到安定之间的这一段路算什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