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优越感面试题系列】来看看这两道题目
- 逃啊逃啊逃IBM的面试题之买卖公鸡: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公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快卖给另外一个人。问他赚了多少钱?(IBM的面试题)
我怎么看都觉得是2元,结果在2楼。。。 - dragong是2块啊……
- 逃啊逃啊逃分析:
这是一个朋友参加面试时遇到的题目,有三种算法:
1.最初只有8块钱,最后你有11块了,
所以是赚3块;
2.第一次买卖,主人公损失8块,获得一只鸡,第二次买卖;主人公获得9块,损失一只鸡;第三次买卖,主人公损失10块,获得一只鸡;第四买卖,主人公获得11块,损失一只鸡
所以 整个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8+9+10+11=38元+4只鸡
3.整个事件有3次交易,我门来看看具体是哪3次?
第一次交易:8元买进,9元卖出,利润1元;
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10元买进,利润-1元;
第三次交易:10元买进,11元卖出利润1元;
整个过程:1-1+1=1元
所以分析得知:这个人是个傻子,因为后两次交易等于白干了。
经测试,企业认为:
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回答3元的更为愚蠢,因为自己什么是追加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傻子范围;
结果是:本来可以直接赚3元的,经过他3次交易后总利润变成1元了。
所以正确答案是:-2元!
回答-2元者,面试成功!!!
谁来给我解释一下 - kelaredbull他赚了多少钱和这笔买卖本来可以有多少利润有半毛钱的关系么……
- pigudada数学上算是赚了2元,但是经济学上算的话要利益最大化,应该是11-8=3元,本来赚3
元的现在赚2元,亏了1元 - OpEth正确答案喷了。。。。。
昨天买彩票,如果中了就是五百万,结果俺没中,照这个算法俺昨天一晚上就亏了5000002元,真他妈神了。。。。。
[本帖最后由 OpEth 于 2010-10-29 16:04 编辑] - dejisae以这个人为参照物:
-8+9-10+11=+2
他赚了2块。
3楼写那么复杂无疑就是用诡辩和复杂来忽悠人。 - ayaso11-8=3? 3-2=1
[本帖最后由 ayaso 于 2010-10-29 16:04 编辑] - kelaredbull
会这么想问题的人怎么不把通货膨胀和美元汇率也算进去阿
- lonesomer我觉得是1元,不解释。
- 空中的电冰箱我已经傻了……
[本帖最后由 空中的电冰箱 于 2010-10-29 16:04 编辑] - pigudada我这样也进不了IBM?
进腾讯和360吧:D :D - tank817我记得不是IBM的,是什么外企销售的面试题
8块就可以买到,11块也能卖掉
所以,9出时候,亏了2元,因为原本可以11出
10进时候,亏了2元,因为8就能进到
所以一共亏了4元
和过程有关,和结果无关 - boyfriendx在商言商
- dejisae不合理,强盗逻辑!
8块钱买到的时候怎么可能知道会11块钱出?
而到了11块钱的时候,你还想回到之前8块前那个时候去买吗?
你如果炒过股或者期货!对此就非常清楚了! - refo第二个算法什么GDP,什么宏观的,俺也不是学经济、金融的,不发表意见。
仅就这个算法而言,这个算法才是荒谬之极。
所谓的第一次交易: (9元卖出) - (8元买进) = (1元利润)
第二次交易: (9元卖出) - (10元买进) = (-1元利润)
第三次交易: (11元卖出) - (10元买进) = (1元利润)
如果把这所谓的3次交易看作是3个方程式的话,我们把3个方程式的左列全部相加,右列全部相加
为 【(9元卖出)× 2 + (11元卖出)】 - 【(10元买进)×2 + (8元买进) 】 = (1元利润)
可以看出,(9元卖出)和(10元买进)凭空多出先了一次
所以,所谓的第二次交易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个题目如果给财务看到,根本要吐血 - zichuanle第一次赚1块,第二次赚1块,总共赚2块,至于亏了多少钱,题目根本没问啊
- foxhoundsposted by wap
这样算。
这个人的原始资本假设有10元,第一次交易买8卖9,结束后赚1元,总资本变为11元。
第二次交易买10卖11,赚1元。总资本变为12元。
两次交易下来总赚2元。 - dejisae这个解答之所以是诡辩,就是多了个“第二次交易”,实际上并不存在!
有买有卖才算1次交易!
故意把第一次已经交易的卖和第二次交易的买又并为一次的行为,只是诡辩。
[本帖最后由 dejisae 于 2010-10-29 16:19 编辑] - 江山如画是问赚了多少钱啊,又不是问最多应该能赚多少钱..........以实际发生的事件为计算依据.........
- XLY当做股票来想就行了。。。8元买的票子原本可以11卖,现在少赚个9元-10元的利润,不过好歹是赚的。。。。比被套强多了:D
- iorilu支出18
收入20
赚2元 - darkgame如果把2次交易分开算,每次交易都赚1元,一共赚了2元
- hydraliskking你们还费心思来猜啥啊
这玩意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
给个烂题忽悠面试者的。
既能让HR按自己意愿来选人,又能让落选者心中不那么难受。
比如同一个职位,销售。我是HR的话。
面试者回答2元,我可以告诉他你回答错了,这个答案证明你的思维不够“经济”,不适合做销售。
我也可以告诉他你回答对了,回答2元说明你思维缜密,而且没有歪脑筋,作为一个销售我需要你对公司绝对忠诚。
回答那个我都有办法要你还是不要你。
当然最后我选胸部最大的那个女生进公司这就是后话了。 - airbox最初只有八元是不能完成整个交易的,至少要有九块钱才能完成整个交易,所以最初得要有九元。说亏本的人,我只想和他说这种亏本的买卖让我每天做一万遍好不好。中石油做帐算出亏本也许就是用这个办法算的。
- migiry这个才是真的吧,出这种面试题的无非是一个心理问题
- CrazyMoon以讹传讹吧,这哪是IBM的面试题
- airbox所以说把这个问题里的公鸡换成股票那就清楚多了。
- 纵海行舟那个什么狗屁正确答案分析,4次交易,2笔买卖,哪来的3笔?只要把两次买卖的对象看作两只不同的鸡就可以了,这里面唯一的陷阱就是告诉你同一只鸡。
能算出3次的,适合财务造假才是真的。 - sheen我觉得是赚了1块钱。。。如果不计算失去鸡的心情沮丧。。。
但我想起一个笑话,如果算GDP的话,这位哥们儿一进一出创造了不少GDP啊!!! - chooffy104换个角度来看
如果你有50万买了一只股票,涨到200万你没卖,后来跌回100万,你卖了,你赚了多少
回答3块的是认为自己赚了50万的
回答-2块的是认为自己亏了100万的
如果-2是面试成功,就是外企最喜欢那些在股市里赚了钱买车买房然后天天哭穷说自己巨额亏损的。
这个倒是可以理解这样的人确实牛逼
[本帖最后由 chooffy104 于 2010-10-29 18:48 编辑] - jlaptonposted by wap
还有一道呢? - soonmonsoon诡辩而已
- 利多卡因我要是面试官,答案不是2元或者回答时间多余5秒钟可以直接滚蛋了,数数都不会数还敢来这里混饭吃?
- 利多卡因一定要把这题目加上现实意义的话,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难道不是资金结算的方式和周期吗?当然还有税率的问题。你怎么知道人家做两次交易没意义呢,至少人家短平快安全套现落袋为安啊。对于价格波动如此之大的商品,分明是投机交易,什么叫做“应该”赚多少?还有套牢风险的好不好
- smilemiles首先,确立一个前提,那就是:
企业的目标是什么?
答:利润最大化。注意,是最大化,不是其他。
现在可以进行分析。
首先,买这只鸡的可能的最低成本是多少?根据题目,是8元。
其次,卖这只鸡的可能的最高价格是多少?根据题目,是11元。
这个人一共买进两次,其中一次最低价,一次比最低价高2元,所以在两次购货中,比预期成本多支出2元;
这个人一共卖出两次,其中一次最高价,一次比最高价低2元,所以在两次售出中,比预期收益少获益2元;
现在结合前提看,本来根据题目,利润最大化的的做法应当获利6元,但是实际上只获利了会计利润2元,所以他的做法比起利润最大化这个目标来说,有4元的差距。
这就是最装那啥的算法
[本帖最后由 smilemiles 于 2010-10-29 21:39 编辑] - rover网上流行这样一道题,据说还是某公司的面试题: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块卖给另外一个人。问他赚了多少?
据说,回答“赚了2元”的就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他的“理由”是:
最重要的是鸡的本来价格是8元,大家都忽视了这点
所以请看:整个事件有3次交易,我们来看看具体是哪3次?
第一次交易:8元买进,9元卖出,利润1元;
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10元买进,利润-1元;
第三次交易:10元买进,11元卖出利润1元;
整个过程:1-1+1=1元
所以分析得知:这个人是个SB,因为后两次交易等于白干了。
测试回答利润是2元的肯定是面试失败者;
回答3元的更为愚蠢,因为自己什么时候追加成本都不知道,肯定也是失败;
回答1元者,恭喜你,不属于SB范围;
结果是:本来可以直接赚3元的,经过他3次交易后利润变成1元了,
所以正确答案是:-2元!
回答-2元者,面试成功!!!
真乱啊!努力了半天才大致猜出来这个自认为别人是SB的家伙究竟是怎么想事儿的。
首先,只有两次交易:
1. 8元买进,9元卖出
2. 10元买进,11元卖出
每次都是1元的利润,所以总计收益为2元。
其次,可以用最笨的方法推演一下:
你本来只有8元钱,第一次交易结束之后,你有9元钱;为了完成第二次交易,你借了1元,凑足了10元之后买进,再11元卖出;然后你再还掉1元钱,手中剩下10元钱——比原来多了2元钱。(没有第三次交易,倒是有一次“融资”。)
如果非要套上“经济学角度”(真不知道他们所说的这个“经济学”是什么东西),考虑到原本可能的最大化利润(经济学里还真的有个相关概念叫“机会成本”)的话,那么,原本可以直接赚到11-8=3元,最终却只赚到了2元,所以,错过了1元的利润(机会成本?),即,收益为-1元(相对于最大化利润亏了1元)。
这种所谓的题目本质上来看是小聪明者骗自己人的东西。首先,它没有清楚地限定“收益”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其次它的设计者知道做题的人绝大多数情况下会怎样理解“收益”这个概念。最后,它用来证明那些没想到“收益”这个概念之另外一种理解的人是SB。
这就好像一些惊悚小说的作者直到最后一刻才告诉你主角其实是两个人(因为他们是双胞胎)一样没什么才气。第一次这么玩玩倒也罢了,竟然一本正经地用这种小聪明去招聘、面试,实在是以为别人全是SB的SB——这种人有个时髦的称呼:“SB帝”。 - arkle我觉得大家就不要纠结了
公司面试问
1+1=?
你回答
2
公司:我们不要你
你:why?
公司:1个男人+1个女人=2个大人+生出来一个小孩=3 - 猫猫猫真他妈扯谈的题目
- 猫猫猫很多公司人事部小妹也就中专, 大专生一个...
人事经理也就是熬成婆的上面的.
:D - DRAGONBLAZE买鸡也好,炒股也好,你可以用经济学的成本概念。
但是这里用的不是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用的是沉没成本(sunk cost)。
必须牢记一个概念: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很多炒股被深套的人,就是记不住这一点,他们认为,自己花50买的股票,现在面值20,但是他的成本是50。
其实错了,那个50完全没有意义了,现在就是20,你觉得它会涨就持有,觉得它会跌就卖出。 - shixn8块卖掉,9块买回来,这个环节中间那1块是哪来的?
是借的还是自己本来就有的? - DRAGONBLAZE利用沉没成本概念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一句成语“壮士断臂”。
要么砍掉胳膊,要么丢掉性命,你选哪个?
有人说我要无伤的完整躯体。
这个就错了,你的成本线已经不是完好人了,你的成本线就是砍掉胳膊,在这个位置你还可以保本。
如果丢掉性命,就是彻底的亏本了。:D
所以这里的沉没成本就是砍掉胳膊,它不是成本,因为此时这个胳膊已经不属于你了。:D - 利多卡因所以和结算方式关系太大了,货到付款还是预付货款还是托收?如果第二次买入时的钱还没给呢?甚至如果第一次买入时钱还没给呢?到底钱是什么时候结算的?还有交货期呢。这都不谈还谈个JJ啊,特别是这种价格浮动特别大的
- DvRyu就很简单一道数学题,连过程带答案不用2句话就能说得清清的。。。但那些明明数学逻辑一团浆糊,对题目其实很茫然,却能忽七八悠地扯一大坨,充满自信地为自己瞎掰出的答案自圆其说的。。。才是HR和领导看的上的人柴吧
- 快去救列宁1元是正解,-2纯属扯淡,在这道题目中有一句话叫做“他觉得不划算”于是花了10元又买了回来,但有人肯10就卖给他,所以从8元到11元,市场经历了四次变化,这就是应对风险和实现即得利益之间的固有矛盾...
- DRAGONBLAZE3楼那个解答,属于对机会成本概念的滥用,和对沉没成本概念的理解错误。
打个比方,银行年利2%,你把100元不存银行放家里床底下,一年下来你的收益率是多少?是-2%。这个是机会成本的概念。
问题是,如果100元买彩票去搏500万,最后一分钱没中,难道你亏损500万吗?难道这个500万是本来属于你的而被你丢掉的吗?这就不是机会成本了。 - smilemiles错了错了,这个例子完全分析错了。不去买彩票,损失的机会成本才跟500万大奖产生关系,而这个机会成本也不是500万,而是500万再乘以中500万的概率1千万分之一(假设是6+1)再乘以50(100块买50注)=25元。不做买彩票的决策的话机会成本是25元,小于实际成本,所以不买彩票是理智的。
- DvRyu解这题本身,完全无需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
思路清楚的话,即使引入机会成本,只会导致问题复杂化,不会得出错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