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是美德?zt

  • l
    ljaska
    回复3#francisngl


    哈哈哈,太贴切了
    就算我投入百分百,各个方面都给我背后捅刀子,简直太无敌了
  • s
    sunry
    这种说法太自以为是
  • E
    EZ的傻牛
    自由主义经济学笑话:
    问:换一个灯泡需要几个工人?
    答:一个也不需要,我们把钱放在桌子上,等市场来给我们解决。
  • m
    man9900
    这个“狄马”自称知名作家?里面虽然说的都是改革开放以前的事情,但是每个人的语言都是近几年的网络流行语。他穿越了吗?内位拔草的老太太,人都走了,她说的话谁听见的?关于北欧,一开始说“据说”,然后又“事实上”。自己说话有准没准?
  • z
    zw555666
    楼主,享乐主义是思潮,对错不论;但是你是当权者你会提倡享乐主义?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对错,只有屁股 iOS fly ~
  • 飞虫
    贴一个别人的评论:

    论狄马的《勤劳是一种美德吗》

    说实在的,狄马所写这篇博文实在是事出有因,本不该加以批驳的。但因他所写这篇博文煽动性太强,很容易误导民众,动摇到一些文化的根基,所以不惜以自己微薄的影响力进行有限度的抵制。

    狄马这篇文章里的主要观点有:“这世界人种五颜六色,族群丰富多样,文明千姿百态,但人性只有一个,那就是求乐避苦,好生恶死。没有一个民族热爱吃苦更甚于热爱享乐;热爱流汗更甚于热爱休闲。勤劳都是逼出来的。如果说有一个民族在世界上是以勤劳和耐苦出名的,那么,透过这华而不实的“名”一定有某种比“勤劳和耐苦”更可怕的东西高悬在它的头顶,比如严酷的制度,粗暴的管理以及落后的技术等,否则它就不会乖乖选择“勤劳”,而且一选择就是两千年。”,“勤劳对一个国家的进步也未必是好事。”

    他的这些说法有相当的道理存在,但也存在不少偏颇的地方。
    文化是一种行为选择模式,其核心是价值评价系统,勤劳勇敢、勤俭节约都是文化的组成。我们之所以勤俭节约,其目的是什么?难道是安贫守道吗?难道是只知道付出不讲究回报吗?不是的,我们的这个选择是为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为了后福。我们的储蓄观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这些文化的形成是与我们经历的各种饥荒、灾害、战乱、再次重建分不开的。面临这些困难和机遇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勤俭节约的好处、勤劳勇敢的好处。

    评价文化的优缺点时,立场很重要,但是当站在物种生存发展的角度来看,就会一目了然。勤俭节约是安身立命的基础,是积蓄力量的过程,是为了准备爆发之用。就像当我们的社会非常贫困的时候,总有一些人在默默地积蓄力量;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就是这些人有准备的人能够利用已经积蓄的力量,一飞冲天。事实上,我们飘洋过海到国外打拼的中国人,可以迅速地超越当地一般居民的生活水准,建立起自己的地盘,形成自己的积累。这个与深入我们骨子里的文化元素有关,那就是勤劳勇敢。你想想看,那些天天晒太阳的北欧人,如何跟我们的移民在同等条件下相抗衡?

    如果说前面一个观点可以视为狄马对勤劳勇敢、对勤俭节约的文化性认识不够彻底的话,后面一个观点“勤劳对一个国家的进步也未必是好事。”就有点害人了,可以说这个观点的根源是来自经济学上的凯恩斯主义。而这个凯恩斯主义是有本质缺陷的,它已经多次给西方经济带来灾难,并波及到全世界。当然这个本质缺陷我还只是有点察觉,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下去。

    但正如狄马所说,把勤劳当作美德加以宣传,这往往存在一个陷阱:哄骗大家不计回报地投入。世界各国、各行各业都是存在这种现象的,作为管理者、作为政府、作为既得利益者来说,当然希望大家都把勤劳当做美德,而不希望大家分享勤劳得来的果实。而目前我们的ZF一边自己牙炸民众、与民争利,一边把勤劳勇敢、勤俭节约的口号挂在口头来欺骗民众,这就会是一种巨大的欺骗。
  • z
    zw555666
    回复10#飞虫
    你不哄骗怎么当权?你就是个把所有人当傻逼的自以为是者 iOS fly ~
  • 飞虫
    回复12#zw555666
    不好意思,刚刚把10楼删了,编辑了一些用词重新发了一遍
  • 飞虫
    回复12#zw555666
    文章都是转载,何来把别人当SB?先认真看完11楼再说
  • 飞虫
    这跌跌撞撞的一百年还没有完全搞明白,又何来对今后一百年的乐观预测和完全自信?谨慎和忧虑不无道理
  • 飞虫
    12楼里你提到哄骗,大家怎知那是哄骗而不是教化呢,当然不应该主要说当权者,而是文化、思想、宗教等的传播者。再者,如果你是一个父母、家长,你也不会提倡享乐主义,如何看待劳动、勤劳,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 飞虫
    一个折中的观点: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注:忧心勤劳、尽心做事是一种美德,但如果过分了就会失去生活乐趣;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是一种高风亮节,但如果对功名过于淡泊,做事业的心也就没有了,对社会就没有什么贡献了。
  • J
    JP.黄
    勤劳”需要主动选择,否则不值得嘉许

    写文章的脑袋不灵醒
  • J
    JP.黄
    比如,在家庭中,当大家劳累了一天,已经筋疲力尽、饥肠辘辘,都想在吃饱喝足之后好好休息一下,回到家里却发现没有现成的吃的喝的;这时如果有人忍受着浑身的酸痛和疲惫,主动烧开水、下厨房,为大家准备食物,肯定会博来其他人的感激。

    这就是主动选择
  • J
    JP.黄
    又如,和许多人一起去旅游,最受欢迎的一定是主动帮助身体虚弱者提包、为伤病者买药的那个人。

    这也是主动选择
  • 飞虫
    回复21#JP.黄
    类似上面两楼说的主动选择,其实没有那么纯粹,这其间有道德的驱使,也有趋利或习惯(教化)养成的成分
  • J
    JP.黄
    回复22#飞虫
    不冲突,不做也没什么问题,原因有很多,但仍然属于主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