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9更新]个人的手机/电脑充电头体验+汇总+(伪)评测,逐步更新各种充电头ing...

  • o
    onetozi
    77
  • r
    ryoluo
    77度....太热了吧. 看看你45W的测试报道先,慢点就慢点.
  • 卡巴兔
    感觉你在搞危险的事情
  • h
    hyque
    正常的,氮化镓并没有提升AC-DC转换效率,所以同样功率下,热量产生是不变的。体积的缩小反而不利于散热

    充手机无所谓,就算满功率,持续时间也就10分钟

    充笔记本,有些是带功率选择的,可以手动降低功率。尽量一直挂着线,这样功率就不会很高
  • g
    gj91
    回复3#ryoluo


    我打错字了,那个45W的pixelbook随机电源不是氮化镓的,不过可以参考一下发热
  • g
    gj91
    回复4#卡巴兔


    不危险呀,我都准备好二踢脚了,要是着火了就扔进去~
  • 盛世美颜
    热像图是用啥机器拍的呀 求教
  • g
    gj91
    回复5#hyque


    一直以为氮化镓可以缩小体积和降低发热,原来只是缩小了体积...我测半小时就是想模拟一下充笔记本,不过哪怕是45Wh电池,我猜应该也不用65W输出半小时这么夸张吧...
  • g
    gj91
    回复8#盛世美颜


    我这个是东莞的一个厂子产的,叫鑫斯特,手机用的有flir one和seek thermal,好像高德红外也有做这种
  • x
    xRAIN
    体积小配大散热片, 这样没意义啊
  • 麻爪
    很好的贴子,,,

    我记得当时魔狐(坤兴)这款2C1A还没开始卖的时候说温度远低于倍思2C1A,开卖之后好像就没人提过这茬了。后来看过有玩家和网站分别测试出来的温度都接近80度,或许说明类似方案的结果也都差不多了。

    单C低一点是应该的,毕竟一路供电,电路元器件要简单多了。不过坤兴用乐视遗产24BCN模具做的60W单C GaN居然也能达到70度,实在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007hzx0Zgy1gd1vd42z2cj30hs0dcako.jpg
  • 盛世美颜
    回复10#gj91


    多谢多谢
  • g
    googoofox
    77度那个,可以改泡茶了。

    不是魔狐还是充电头爱好者推荐的么?竟然爆了60读。看来这个GaN要炸
  • g
    gj91
    回复14#googoofox


    魔狐是爱好者推荐的,他们老板好像也经常在群里和玩家聊这个,加上坤兴也算是好厂子吧,我就入坑了,没想到温度这样...而且很多评测只把热电偶贴在侧面,但最热的竟然是顶部...
  • g
    gj91
    回复12#麻爪


    我搜到一些评测是只测机身侧面温度的,不知道是觉得这里温度最高还是刻意躲开顶上的高温,毕竟头顶最热这个事我在一开始是完全想不到...
  • 麻爪
    我以前入手倍思之后用红外测温枪试测时就发现各个位置的温度不平均,某一侧和顶部最热。
  • z
    zj9819
    看充电头的评测也差不多是70度左右,
    MOMAX氮化镓充电器设定20V3.25A满载一小时:

    努比亚55W PD(非氮化镓)按照11V5A额定输出功率带载30分钟:


    感觉是功率比较高的问题…
  • g
    gj91
    回复18#zj9819


    这么看的话大家在65W的时候温度都挺高的...看来我得补充一个45W负载下的温度了...
  • n
    nnyy
    看充电头网的测试 最近这些GaN一小时65w满功率输出都有六十度了 说的发热低是和传统单口相比多一次转换之后发热能和单口的差不多 并不是温度比以前低了
  • g
    gj91
    新增了两个充电头45W输出时候的发热情况
  • h
    hanbing135
    感觉gan除了能缩小体积外 其余都是一坨屎 另外就是吹魔狐的人太不地道了
  • g
    googoofox
    我现在很不安的就是既然鱼和熊掌/能量和体积不能共存,意味追求小体积导致散热成问题的话,会导致头毁机亡啊(手机炸了,信息丢了更要命),不得不考虑最糟情况啊。毕竟肉眼看不出来温度,问到味的话就完了。我还是觉得充电头不像笔记本有金属外壳+风扇+硅脂迅速导热到外面,那些电子元器件这么高温大丈夫??

    不是一家品牌问题,而是这种设计趋势是不是有隐患啊
  • g
    gj91
    回复23#googoofox

    我也感觉挺奇怪的…哪怕这个新器件耐温特别高,但那么热的体验总是差的,60度用力一握真的会有烫到的感觉…而且这些长条形的电源也是对排插友好(不占隔壁的位置)但墙插就很怕掉,感觉也有点奇怪…
  • g
    gj91
    更新了google 45w电源
  • g
    gj91
    今天试了下发现Google 18w(pd 9v/2a)可以给switch充电,功率还没测,感觉出门又少带一个充电头…
  • n
    neosecho
    毕竟太紧凑了
    这种体积, 除了电源效率还得考虑散热设计.
  • g
    gj91
    回复27#neosecho


    neo壕么么哒~我记得台达那个小电源众筹转正式版被喷的就包括说用了GaN器件的众筹版温度比正式版更低,我都怀疑是不是虾扯蛋了...
  • s
    swsh007
    前年就见过有人做500w以上的工业级产品
  • s
    swsh007
    半导体行业这个最近要热一些,基本都是有钱有项目的在折腾,工业级及以上的产品确实增加了很多,不过大功率还是少,要功率不要散热难度太大了。
  • i
    ipzh
    这玩意外壳做成金属的不行吗?
  • b
    blueflame
    氮化镓不是耐高温嘛,温度高一些没关系吧?
  • g
    gj91
    回复31#swsh007


    我曾经以为它是低温的,没想到只是小型化...
  • g
    gj91
    回复32#ipzh


    金属可能就烫手了吧,动辄60度不小心摸上去还是挺吓人的...
  • i
    ipzh
    或者部分金属。增加散热效果。
  • g
    gj91
    回复33#blueflame


    应该耐高温吧,就是对用户不友好,像CPU跑上90度问题也不大,但用户在旁边吹热风就很难受了,这玩意做小了的代价如果是烫手,我宁愿它大一点摸起来舒服一点...
  • n
    neosecho
    回复28#gj91


    其实我有一妙计, 毕竟只要摸不到就不能算烫.
    把外壳做成颗粒凹凸手感, 或者做成镂空两层外壳. 不增加什么成本.

    拼本事硬杠成本/效率/重量/体积搞平衡很难, 留给专业的去.
    但搞用户体验还是容易的.
  • g
    gj91
    回复38#neosecho

    你说凹凸颗粒我就想歪了…两层外壳应该可以诶…你和阿鸡群主搞一个,我一定买!
  • 故意
    学习了
  • n
    neosecho
    回复39#gj91


    搞基壕, 你看热成像都有, 是时候3D打印了
  • g
    gj91
    回复41#neosecho

    3d打印啥?打印凹凸颗粒啊…那玩意是不是要软的才行…
  • n
    neosecho
    回复42#gj91


    再打一层镂空的外壳粘上, 至于手感是凹凸还是镂空还是蛇皮纹.....小孩子才做选择题
    其实都3D打印了, 直接把外壳拆了自己做一个都成. 不浪费你一手的制图功力
  • h
    hummer
    不用折腾了,目前温度还可以的就是闪极和征拓,里面加了液态硅胶,其他倍斯努比亚什么的满功率充电温度都很高
  • g
    gj91
    更新了一个罗马仕18W C2L套装
  • g
    gj91
    增加一个ravpower 65w双口
  • l
    lawzhang
    70度挺吓人的 口红65w温度还可以 ~ fly ~
  • l
    lczh
    发个我用的,2c 2a,100w

  • g
    gj91
    回复47#lawzhang


    说来也尴尬,买了好几百块充电头了,偏偏最火的口红一直没买,没法测...
  • g
    gj91
    回复48#lczh


    这个估计不便宜吧?之前很爱买大功率的,床底下放了个5口共180W的(要拖个变压器的那种),后来发现整天不是充平板就是switch和手机,压根没啥大功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