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意义上的4K=2160P, 就是3840*2160. SONY和JVC的真4K投影LCoS面板分辨率是4096*2160,但是横向多出来的那256个像素基本没用,因为很少有内容是这个分辨率的,比如UHD蓝光格式也就是日常说的4K蓝光碟基本就是3840*2160分辨率封装的;
2. 目前市面上主流消费级别4K芯片的大概有以下几种,
a. JVC或SONY的真4K(LCoS芯片),真实物理分辨率都是4096*2160=884万像素;
b. 德州仪器的0.67"DLP芯片,真实物理分辨率是2716*1528=415万像素,然后TI再用XPR技术往对角线方向快速位移(抖动)一次,从而把像素翻倍,得到约830万像素,达到4K标准和显示效果;
c. 德州仪器的0.47"DLP芯片,真实物理分辨率是1920*1080=207万像素,所以这是个货真价实的1080P芯片,然后TI一样用XPR技术抖动,不过这次不像0.67芯片那样对角线抖动一次了,因为那样的话也才400多万像素,只有4K像素数量的一半;所以这次芯片是上下左右抖动四次、达到207*4=830万左右的像素,达成4K分辨率;
d. EPSON或者JVC原来的1080P 3LCD/LCoS“增强4K”,这种一般不叫4K,不过都配备HDMI2.0接口,可以接收4K信号重放出来,然后在显示上用两帧1920*1080P画面快速交替显示、但是两个画面在对角线方向上偏移0.5个像素,利用视觉残留效果达成约400多万像素(1920*1080*2)的显示效果。不过这种方法因为实现以后也才400多万像素,只有4K像素总数的一半,所以通常不叫4K,厂家自己官宣也不会叫4K,最终显示效果会介于1080P和4K之间。
另外德州仪器还有1寸或以上的4K DLP芯片、XPR 4K,不过应该没有20万以下的了,而且只供商用市场、机器体积重量都是巨无霸,除了超级烧友一般不会接触到这部分,所以权当没有好了。
3. 真正UHD的4K标准不只是关心分辨率,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a. 4K分辨率---更高的分辨率和图像精细度;b. WCG广色域----更丰富的色彩;c. HDR效果----更高的明暗效果和更多细节。这三个都有才能叫做严格意义上的4K UHD。上面第2点全都是围绕4K分辨率在打转,也就是只涉及到了分辨率这一方面,没有牵扯到WCG和HDR。但是后面两点对呈现出来的整体效果很重要,对我个人而言,这三点中分辨率是最不重要的,因为隔三米开外,以上abcd四种我都已经看不出区别来了----这点因人而异,也有人会对分辨率很敏感,但是大部分人三米以外不太可能还看得出分辨率的区别,假设内容源都是一样的4K内容的话。但是WCG和HDR很复杂,不但和投影的成本以及定位有关系,和内容源也有很大关系。比如有一些UHD 4K蓝光碟是十年前八年前的“老电影”,那么它拍摄的时候本身就不支持HDR等相关标准,可想而知也就根本不能呈现真正的UHD 4K完整效果。WCG呢,简单来讲Rec 709/DCI P3/BT 2020覆盖的色彩范围一个比一个大,1080P蓝光标准是Rec709,数字影院标准是DCI P3,UHD 4K用的是BT2020标准但是基本没有显示设备能显示,所以算是很超前的“未来”标准,当前如果能做到DCI P3就算很了不起了,Apple家的全家桶都可以做到,投影10万以下的能做到的不多(有个别机型可以,但实现方式和原理也有差异。BENQ X12000H是因为用PHILIPS LED做光源,LED天生具备色域广的特点,所以先天能做到;EPSON的一些4K增强机器是通过加一个色彩滤光片----物理插入----做到,但是会大幅降低亮度,可能直接打对折)。HDR的话因为投影亮度完全达不到要求,所以实际效果主要和算法有关,因此买新不买旧,大部分新的算法都比旧的效果好,早期的普遍都有偏暗的问题。最新的JVC NX5/7/9应该是到目前为止相对比较便宜的机器里效果最好的。
4. DLP芯片的话0.67和0.47相差不少,原因参见其不同XPR抖动方法,一个抖一次、一个抖四次,一个2716*1528,一个1920*1080。所以0.67效果会好不少。
5. 真正比较完整意义上的4K投影,现在比较便宜的价位还是集中在3-5万人民币区间竞争,比如JVC的新NX系列,SONY入门的2xx/3xx系列,BENQ的X12000H系列等等,这些整体效果都还是挺好挺不错的,是比较值得推荐的4K机型。如果是预算买万元左右的4K机器,随便买吧,区别不是很大,主要也就是分辨率比1080P高了点,其他和1080P投影区别不大,甚至整体效果还不一定有一些老的高端1080P机器好。这一点和买手机/电脑不能只看CPU是一样的...因为万元机在4K投影机界是最低端的入门机型,厂家会从外壳、模具、做工、镜头、遥控器、以及内部看不见的电子元器件...等各方面来全方位降成本,而这些东西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整体画面效果----尤其是镜头。所以假设两台投影比较,一台是现在的新4K投影价格一万(入门机毫无疑问的)、另一台是四年前的高端1080P投影当时价格三四万现在价格一万就能买到,那么播放同样的内容源,很有可能老的1080P机器会呈现出一幅更漂亮的画面,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单纯追求分辨率,一点意义都没有。最简单的一点,低端入门机型为了降低成本往往连镜头品质都不太好,弄个很烂的树脂镜头了事,投出来的画面很可能中间对焦后四角是模糊的、或者四角对焦后中间是模糊的,这样的画面别说4K了,8K 16K 32K又有啥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