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业内,HK人民是不是都不买房的

  • k
    killmesoftly
    拍摄角度问题

    大部分人住房面积在40平米以下

    人家单位用的是尺,一平房米等于11尺

    所以500尺豪宅只有40多个平方
  • k
    killmesoftly
    而且,除新界以外大部分香港的房子没有小区概念,就大楼的大门,直接对着马路

    有小区的那都是高级住宅
  • 参观者
    需交差响只是政府估价的5%,政府估价在这里http://www.rvd.gov.hk/doc/tc/sta ... tistics_table_3.xls

    地租是政府估价的3%

    两个税款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宽减
  • 无印凉粉
    70平?将近800呎,哪个位面的很不错买得起?
    能住超过500呎房子的绝对都是有钱人
  • z
    zhuliang
    很不错当然是相对TG标准收入一条狗来说,而且我也没说一般人买得起.
  • z
    zhuliang
    香港现在一般的出租屋再怎么样也不会是这种破旧的感觉,外观再老的房子至少内部都是弄得很干净整洁,(住过一段时间重庆大厦,当时还贴告士选外楼翻修方案)而且空调平板电视什么的一应俱全.
  • c
    cgbox2006
    LS...重庆大厦是不是一阵枷叻味或是浓厚的古龙水味。。。电梯里
  • y
    yamiyama
    500尺的不算豪宅,居屋都超过这个面积了

    700以上算中产,1000就准豪宅了
  • z
    zhuliang
    满楼的三哥,你说呢...
  • D
    Devzzy
    貌似土地产权有期限就是跟香港学的?
  • s
    shaggyangel
  • 约翰法雷尔
    香港买个小房子还好,跟北京的学区房价格差不多其实。我在香港的时候住在沙田第一城,挺成熟的社区,交通也算方便,周围学校超市地铁都有,比五道口华清嘉园好不知道多少倍,价格是差不多的,400尺,不到40平,280w到350w港币。

    但是楼上说70平,那可是接近800尺,那就很贵了,怎么也要800w港币,香港小白领一个月也就2,3w的收入,压力非常大。
  • k
    killmesoftly
    著名阿三集散地,建议能离多远就多远
  • i
    iamxiaogang
    看看内地电视剧,没工作的都住着大别墅。
  • 來福時代
    HK没有结婚必须买房的所谓“刚需”价值观,租房结婚的太多了,夫妻俩熬个十年八年也够凑个首付了,前提是两个都达到hk平均工资2w的水平
  • 幽游
    在香港的叔叔,三代同堂,50多平的房子里住了8个人.
  • 齐鲁石化
    看tVB房子不是一般的大啊 门前草地 家里最少2层 100多平的大厅大楼梯直通2楼 就拿厨房也得30平吧
  • j
    jow
    精彩绝伦)!!!!
  • h
    helllee
    这张照片是真实但没有普遍性
    这种茏屋基本上只会出现在又比较长楼龄的房屋中 类似堂楼那些
    并且很多伴随迁建 有可能是非法
    租用者一般是低收入者或新移民以及老人

    以及香港也有露宿者 没啥大惊小怪
  • r
    realsquall
    其实,除了香港护照比较好以外,住香港没多大意思,就讨厌狭窄拥挤的地方.
  • h
    helllee
    看了下照片19 20楼是香港的 21楼的图绝不是香港 右下角的水使娃哈哈
  • r
    ruler510
    我这种小县城的人住惯一栋栋楼的,觉得40平方住5 6个人真是没法活。
  • N
    NeoB
    宁要香港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趴下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 h
    handsomeken
    香港面积1103平方公里,700万人
    魔都市区2600平方公里,多少人?
  • z
    zhuliang
    大陆城市的好处是市区房买不起可以买在靠外一点,然后开车进城,而香港只有市区,再靠外就是海了...
  • y
    yangjuniori
    贫富差距才是买房的原因 真的吃不起苦吗
  • b
    birdie
    这个明显就和19楼的不一样了,虽然也很拥挤,但是起码居卫分离,地面整洁,井然有序,居民神情平和淡然,非大陆蚁族屁民可比。
  • t
    tinnk
    黑得好:D
  • o
    oldtype
    4说的就是丁屋
  • k
    killmesoftly
    新界的面积占90%
  • 总统先生
    用政府人口普查數字來說話吧,主觀臆想顯得討論者水準很低。


    1、最新公布的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過去10年香港人居住質素未有改變,每個家庭平均居住3.3個廳房(即一廳兩房),與10年前相若。(注:內地城鎮的人均居住面積約354平方呎,新加坡為300方呎,至於香港則沒有官方的人均居住面積數據,而學者及業界估計約150方呎)。

    政府統計處出版2011年的人口普查主要報告,內容遍及人口結構、經濟、房屋、教育等方面。報告顯示,一般住宅單位方面,私人住宅的租金中位數由2001年的6500元,增至2011年的7710元,增幅亦有18.6%,租金開支佔去住戶入息的25.7%,這較10年前用28.6%收入交租出現微跌。不過,相對於供樓業主,租樓住的市民明顯吃力得多。統計數據發現,2001至2011年間,按揭供款卻未見如租金般同等增長,2011年全港需負擔按揭供款的44萬戶自置物業戶主,每月按揭供款中位數,由10年前的8500元,下調至2011年的7000元,較10年前下跌17.6%,供款佔入息比率亦由10年前的28.1%,跌至19.6%,即業主只用不夠兩成收入供樓。

    2、香港公共屋邨(簡稱公屋)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見的類別,由政府或志願團體興建,出租予低收入居民。現時香港提供出租公營房屋的機構有三個,分別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現時香港約有1/3居民(即逾200萬人)居住於香港各公共屋邨的出租單位,包括67萬個在房委會的、15萬個房協的、以及逾1,600個在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大坑西邨的單位。

    居者有其屋計劃(英文 Home Ownership Scheme;簡稱居屋)是香港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之一,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公營房屋並以廉價售予低收入市民。計劃於1970年代開始推行,為收入不足以購買私人樓宇的市民,提供出租公屋以外的自置居所選擇,亦可讓收入相對較高之公屋居民加快騰出公屋單位,供有需要人士居住。此計劃內興建的公營房屋稱為居者有其屋屋苑,通稱居屋。

    政府數字,一半市民自購住所,一半市民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或居屋。

    3、關於籠屋:根據政府的定義,籠屋是指內有12個或以上已被人根據租用協議用作或擬用作住宿的任何居住單位。這些籠屋大多都是在深水(土步)、灣仔、油麻地、觀塘等舊區,而每個籠屋面積只有15呎的床位,廚房跟洗手間都要共用,環境非常惡劣。 為何經過那麼多年的社會轉變,籠屋依然存在﹖

    經過社會多年來的轉變,籠屋問題依然存在,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香港人口大幅上升;第二,香港地少人多;第三,現時政府的房屋政策不夠完善(低收入人士申請公屋需要住滿七年成為永久居民)

    住在籠屋裡的,大多都是還沒居港七年不夠資格申請入住公屋所謂的“新移民”。官方數據顯示,像這樣的居住困難戶已經超過了10萬人。


    結論:(1)香港市民普遍居住面積狹小,每戶只有450-500方呎。(2)香港50%居民住在政府公共房屋系統內,每月只需支付數百到一千租金(公屋),或者用市價七折左右價格購買(居屋)。(3)有能力購買住住所的香港市民,每月供樓大概佔到收入20%。(按收入需要14.5年才可負擔)(4)政府需要改善公屋政策,讓10萬人未獲得永久居民資格的大陸低收入新移民從籠屋中搬出。(5)據調查七成市民認為目前供樓壓力大,要求政府改善。

    [本帖最后由 总统先生 于 2013-4-1 08:23 编辑]
  • p
    pradafx
    一个怪胎城市而已
  • h
    handsomeken
    隔了篱笆不仅草变绿了啊。
  • x
    xxhunter
    学习一下
  • z
    zjjly
    上次去香港特地看了下酒店附近的房价,虽然说荃湾算是香港比较偏的地方.不过800w港币按照香港人的收入,应该算还可以承受吧,而且800w基本都是次新房了.老式公寓肯定价格要便宜很多~
  • A
    AndMe
    香港收入是上海的一倍
    那看看上海的房价, 是不是上海人民400w应该可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