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饭馆算是行业升级成功了吧?
- 洗地这两年感觉帝都饭馆变化挺大,越来越个性化和互联网化,早年间那种全家欢的普通饭馆儿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都是特色鲜明的小馆子,得力于送餐服务,不少靠着外卖就能活而且活得不错,不用太大店面。
- maybach不知道是不是我越活越low了。 现在出去吃饭就是小龙虾火锅撸串。 想吃点别的好难。
- 林语堂这恰恰说明活得不好,活得不错的话谁还去追求什么个性化,你看百度个性了么
- 洗地不是啊,就是细分啊。
比如现在流行的专门做低卡的,我感觉就是新饭馆都是找一个主打,然后做精致,比如装潢啊,餐具包装什么的。 - ZHAOJING123开啥米其林,脱离群众曲高和寡,资本主义必将失败的体现
- 狗都摸你没有特色做大而全在北京很难生存吧,现在出去吃饭肯定是想吃啥,而不是去哪家馆子吃啥,火锅?自助?烧烤?拉面?肉饼?大而全的大馆子不单单为了填饱肚子了
- 咕噜咕噜咕噜不光北京,现在很多地方都有这种趋势
- 洗地我觉得这趋势挺好的,感觉特别进步啊。
- 武松米其林一个个火的不行,订位都订不到,怎么失败了
- ZHAOJING123米其林餐厅算不算追求个性化?
- PENNYSHAW主要还说经验理念、就餐环境、就餐地点的问题
以前北京比较火的大而全的餐馆是:郭林家常菜
现在去,环境脏差,位置也不好。
现在流行在商场里吃饭。 - lencil住在帝都,说实话就不指望吃了,指望东京一样密度的餐馆是奢望。就连魔都,广州都没的比。很少有家族小店,密集商业街都太过于分散,吃个饭走800里路,过个立交桥红灯累死你。
本帖最后由 lencil 于 2017-6-1 15:52 通过手机版编辑 - daonciun不吃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