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歌的时候,是不是都得后期啊?

  • l
    lusiwen
    RT 不后期是不是就不能听啦??
  • 恩...
  • P
    PowerH
    录歌的时候歌手的声音同配乐是分开的,它们使用不同的音轨。这方便后期的处理。

    基本上能不不太走调的朋友,进棚后让录音师好好整一下,都能出张片。

    这和PS照片一个道理~

    [本帖最后由 PowerH 于 2007-9-6 00:56 编辑]
  • 四百击
    后期缩混很重要 光加点混响和延迟声音就能改善很多 这就是有的歌手称为录音棚歌手的原因 不敢唱现场
  • 白死之二
    嗯,是一定需要后期。
    后期也不光是光加混响延迟和调整均衡什么的,起码我知道很多歌后期是不用混响的。
    但是人声音的位置,以及与音乐伴奏的和谐度都是要通过后期来达到的。
    录音不光指录人声,录制音乐,各种乐器声音的编排也需要后期,不然各种乐器的声音混在一起,就会打架。

    我们听到的很多立体声音乐,伴奏,都能明显的感觉到各种乐器声部的位置,有靠前的,有靠后的,在一个空间中各个不同的位置,甚至各种乐器在各类型音乐中位置的编排方式都有严格的要求,最后达到声音的和谐统一。但如果不是LIVE的现场录音,这些声部可能都是分开输入电脑的,也有的是直接通过电脑素材库制作的,而这样的每种独立的声音在声场中永远都是处于中心的位置,只是单纯的混在一起声音就会很嘈杂,且各个声部没有重点,要达到最终成品统一,就需要混音师在后期的调整,有的乐器在同一频率上可能会产生矛盾,某乐器需要突出的频率部分可能会被其他乐器影响甚至盖过,这时又需要用均衡器对各种乐器进行调整以及整体调整,来达到混音师最后需要达到的的要求。除了这些,声场部也需要调整,那就是空间广度,如果是一场交响乐,那就一定需要很大的空间,如果把各种乐器都集中在100平米的房间,声音就会显得很挤和嘈杂,而各种单纯乐器声音的素材声部在输入电脑的时候是没有这种声场效果的,这就和人声一样,这时候也就需要经过后期的调整。

    在一个有人声的音乐当中,人声也是整个音乐当中的一部分,和乐器扮演的是同样的一个角色,也可是说是众多乐器中的一种,而后期混音师也像调整各个乐器声部的环节一样,调整人声声部,然后再把它放在一个需要位置。

    而我们在听到的很多演唱歌曲当中,人声演唱部分需要着重突出,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所有的音乐乐器伴奏混合人声除了为达到和谐统一使声音更好听更丰富目的,同时也是为了烘托人声,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声通常会放在声场最正中,或者最靠前的位置,音乐乐器声部会放在靠后或者围绕人声的地方,这些要更具音乐的特点和声场布置来由混音师安排,而人声需要重点表现的频率和优秀的频率也必须要让乐器避开,这样就不会出现乐器盖过人声的情况。一段好的音乐,即使再繁杂的构成,任何一个声部的银色都应该都能听的清清楚楚,并且有它自己的位置,所以在需要突出人声的音乐中,突出人声的办法应该是调整其他声部的位置,使人的声音单独处在一个最为重要的中心位置,被音乐音乐烘托出来同时,通过均衡调整各声部音乐和人声冲突的部分,然后进行最后的混音,混音小样出来后,还要进行母带处理,对小样进行整体的调整,最终完美后就可以正式出炉了。

    一个演唱作品最终成品的好坏除了需要音乐编曲水平乐器伴奏的优秀这些外在因素外,演唱者的个人水平录音录制过程中的声音采集水平以及设备档次水平和后期混音人员的制作实力都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歌手在录制专辑的时候都要去国外录音制作的原因了。

    而家庭录音虽然省去了其中很多步骤,但是一些最基本需要调整的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很好的家庭翻唱作品小样,其实也是通过录音,后期人声的美化调整,伴奏音的调整(网上下载的伴奏其实是根据原歌手声音调整过的,每个人的音色是不一样的,如果要达到与自己声音的统一,再次调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是立体声的伴奏,虽然也有自己的声场,但是要与自己想要的效果统一,这里也是需要调整的,这里伴奏永远是为了凸显人声的,在人声已经达到很好的效果后,尽量调整伴奏配合人声才是正确的制作方法,这里可以在软件多轨模式边听边调整,最终达到自己满意的结果为止),以及最终混音来达到的,有些具备专业录音素质的家庭小样作品也会过一遍母带。

    最后提一些大多数新手家庭录音制作的误区,很多新手在人声被伴奏盖过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人声音量来达到凸显人声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人声被盖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音量过小只是会造成这一情况的众多原因中的一点,而很多情况人声被盖过是因为人声没有融入伴奏并且在很多频率上与伴奏乐器冲突以及人声声场位置不对等众多综合原因造成的(说到声场,在一个声场非常宽广的音乐作品当中如果人声像是在棉被里发出的完全的干声自然与背景是不协调的),尤其是很多编曲较为复杂的伴奏,要把人声完全融入更需要一个细致的调整过程,在完全融入的情况下,其实只要对人声音量进行一点点提升或者完全不需要提升人声就会被凸显出来显得很清晰与饱满了。如果只是一味的提高人声音量,最终只会让过大的人声盖过伴奏,使得无论人声伴奏都变得混浊不清,使音乐丧失了层次和质感。这时候只要拿自己录制的和原唱稍微对比一下就能明显感觉出区别了。

    综上,录制一段音乐,后期绝对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