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散热硅脂是暴利嘛?

  • 我好像是小号
    如题目。。。。买了一公斤散热硅脂,小一百块钱,卖家发错款式了,结果直接说送给我了,重新发正确的订单给我。
    虽然也是老客户了。。。。但是是不是有一点豪?
    还是这个东西成本比运费贵不了多少?




    iOS fly ~
  • 2
    2Bpencil
    回复1#我好像是小号
    感觉是的,好点的硅脂1克卖二三十块,真是天价! iOS fly ~
  • d
    dogxiong
    你买下日本信越的看看
  • 快大快
    1kg 100块,这是用在哪里的散热硅脂
  • c
    cccyer
    绝缘性好的话,导热填料可能是氮化铝等,工业化生产的话一点点确实没多少钱
  • 挪威的森林
    一公斤100块钱的TIM?...如果是这个价格的TIM,建议你不要换,留着原厂的别动。单纯以价格来论,大牌PC厂(Lenovo/HP/Dell之流)所用的TIM比你这个好50-100倍左右。

    这些PC大厂所采购、使用的散热片,一般都用Shinetsu(日本信越)、Dow Corning(美国道康宁,陶氏化学和康宁合资)的高端TIM,散热器厂购买几百公斤甚至成吨批量采购的价格,是人民币几千块一公斤;零售价格自己去想吧,得加多少......

    当然,这些PC大厂的散热器供应商涂抹TIM是用一个简单的专门治具的,业界叫丝网,只抹上去很薄一层,甚至都不是和CPU接触那里全抹上,而是断断续续抹上,一是节省成本减少用量、二是全抹上抹很厚的散热效果反而较差,这是散热器厂商和PC厂商无数实验早已证明了的。

    所以,每当我看到这么多DIY爱好者热衷于自己换TIM的时候就觉得很有意思......因为综合自己换的TIM材料、涂抹的用量和手法之后比较,多半都是自己更换后散热效果较差才对。

    当然,也因为使用了专门治具和用量并非越多越好,这么贵的TIM在散热器厂那里平均到每一个散热器上实际用量是很少的,大概来讲一公斤可以涂至少一千个散热器吧。
  • 许较瘦
    回复6#挪威的森林

    专业,个人用的话只能用好的硅脂弥补涂抹技术不足HiPDA·NG
  • d
    doubler
    专业 !
  • 锐锐
    氮化铝:
    特性
    (1)热导率高(约320W/m·K),接近BeO和SiC,是Al2O3的5倍以上;
    (2)热膨胀系数(4.5×10-6℃)与Si(3.5~4×10-6℃)和GaAs(6×10-6℃)匹配;
    (3)各种电性能(介电常数、介质损耗、体电阻率、介电强度)优良;
    (4)机械性能好,抗折强度高于Al2O3和BeO陶瓷,可以常压烧结;
    (5)纯度高;
    (6)光传输特性好;
    (7)无毒;
    (8)可采用流延工艺制作。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高功率集成电路基片和包装材料。

    是不是可以买普通硅脂,自己加点 氮化铝 粉进去就好了?好像也不贵
  • 武状元
    添加比例?均匀性呢?
  • 锐锐
    自己搅拌,看着差不多就行……
  • 烂人村村民
    回复11#锐锐

    土法炼钢
  • z
    zzh214101
    回复6#挪威的森林


    其实我觉得,手动爱好者们换完之后,散热能力上升,可能和换硅脂关系不大,顺路清理了风扇口的回程啥的,保持了通风口畅通,才是关键吧
  • k
    keetian
    回复6#挪威的森林

    你说说哪个散热器涂了一克?
  • s
    szbddz
    楼主这种

    我用在饮水机里的

    饮水机的加热盘和储水罐之间就是用硅脂导热的,这点硅脂老化变干以后加热盘和水罐之间容易脱落
  • w
    waterfish007
    这种不算贵了,那种批量一片片薄片做好的更贵。导热系数高,而且有存放要求要放冰箱。再而且,一次性,热熔一次拆开散热片就要重新放一片。 一开始我是拒绝的
  • a
    awk
    拌银粉最好不过太贵

    20年前电脑报上就教自己削6B铅笔粉拌进去, 可提升导热系数。
  • 锐锐
    银粉要是漏了短路,氮化铝粉末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 2
    2314
    最好的不就是液金么?或者直接焊上去?
  • r
    robbie_williams
    刷清漆绝缘,然后铝粉加凡士林…因为有原料所以没什么成本,就差一个能测试导热系数的平台。
  • 挪威的森林
    损耗也得算进去啊

    我看过生产线,也看过cost bom。cost bom里用来计算成本的用量大概是0.8克左右,一公斤大概1200多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