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本诞辰纪念系列之——1954年的蝴蝶胸针

  • 幸村精市
    他是一个绅士,是世界上最英俊的男人,有着雕塑一般坚毅的轮廓和刚直不阿的个性。他举止优雅,气质谦和,纯净的眼神像个庄严的传教士。他能将笑容演绎得让人心动,柔肠百转而又分寸在握。他是全球数以千万计的女人们的梦中情人,他的生命里有无数俏颜佳丽走过,却没有出现过一次绯闻。在过去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他一直被全世界的影迷们作为偶像与道德榜样崇拜着,他的名字叫格里高里·派克。
    她是个天使,出身名门,会讲5国语言,举止优雅得体,气度非凡。 她高贵善良,与世无争,柔媚娇羞得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她的性格矜持内敛却有平易近人。她有着娇美的容颜和如花般的笑靥 两只会说话的大眼睛如一泓高原的碧潭,清澈静谧,楚楚动人 薄如纱翼的翅膀扇动着青春的快乐与轻盈,她的名字叫奥黛丽·赫本。 纤尘不染的豆蔻年华里,天使遇到了绅士,在浪漫之都罗马的那个假日里,一段尘世间最纯美的爱情悄然萌生。

    那个时候的他,已是全世界尽人皆知的的明星,刚刚过完36岁的生日,而当时的她却只有23岁,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孩儿。她是他的影迷,对他有着近乎痴狂的崇拜,当她第一次见到他时,她甚至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亦如此。

    看到她的第一眼,他的心忽然就动了一下,一股异样的情愫从心底悄然涌起,感情像海潮刚刚退去的沙滩,柔软而温润。

    眼前的女孩儿,敏感而脆弱,不为人知的心事蕴藏在美丽的大眼睛里,安静而忧伤,让人陡生怜爱。那一刻,他分明感觉到了一个微妙阶段的开始。

    那场戏里,他们分别饰演男女主角,忙里偷闲时,两个人便到河边散步,涓涓流淌的河水窃听着这对人儿的喃喃私语。

    他喜欢看着她,眼神里蕴满了可以让人融化的怜惜。她也喜欢和他在一起,听他说话,看他微笑。偶尔,她会将自己冰冷的小手放进他宽厚的掌心里,感觉着来自这个敦厚男人的温暖。

    那个时候,他的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他多么渴望得到她的爱情啊,可是,他不是个善于表达的男人,看尽了世事沧桑的他已经习惯了将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掩藏在波澜不惊的表情之下。

    她爱他,可是,她不敢说。她很清楚,身边的这个男人,他是别人的丈夫,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幼年时破裂的家庭阴影以及她所受的教育让她对他望而却步,善良如天使般的她怎么忍心让自己心爱的翅膀沾染上别人濡湿的记忆?!那个夏日,她的爱,在他的笑容里,一次又一次热烈而绝望地盛开。


    许多时候,一朵矜持的花,总是注定无法开上一杆沉默的枝桠。于是,一段故事在那个夏日戛然而止,再也没有后来。

    《罗马假日》的公映,让她一夜之间从一朵山野间羞涩的雏菊变成了镁光灯下耀眼的玫瑰。很快,她有了爱情,梅厄·菲热,好莱坞著名的导演、演员兼作家。她很欣赏那个男人的才华,希望那个男人的职业可以带给她更大的成功。

    果然,那一年,她的事业和爱情双双丰收,她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并且,和梅厄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他参加了她的婚礼。

    他还是那样温厚而宽容,用平静的微笑应对着眼前的一切。没有人知道,他不露声色的外表下,掩藏着的是一种叫做无奈和认命的东西。

    作为礼物,他送给了他一枚蝴蝶胸针。那是1954年,爱情于他和她,是开始,也是结束。

    那个时候的她,天真的以为自己一转身,便可以躲过千万次的伤心,可是她却不知道,如此,也便错过了一生的风景。

    她结婚后不久,他便离了婚,然后又结婚,再次成为了别人的丈夫。

    想来,男女之间的交往确实是很玄妙的,从友情到爱情仅一步之遥,但从爱情回到友情,却仿佛要经历千山万水。试问,尘世间,当爱情华丽转身,还有几个人能心怀坦荡地重新摆友情的宴席?可是,他们做到了,凭借着对缘分的尊重和对友情的信仰,两个人将千山万水的距离浓缩成咫尺天涯,将所有的爱与情埋藏在了那个夏天的《罗马假日》里。

    梅厄的移情别恋,给了渴望一份爱情至终老的她一个致命的打击。她离了婚,后来,又结了婚,又离了,再后来,一个又一个的男人,从她的生命里,兜兜转转,走近又走远。40年的光阴里,一成不变地陪在她身边的,只有那枚蝴蝶胸针。

    无数次,她给他打电话,说到伤心处,忍不住泪雨涟涟。他轻声安慰着她,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没有人知道,于他而言,她的每一滴眼泪,都如一枚跌落的彗星,刺入大海的心房,表面风平浪静,内心却已是铁马冰河般的汹涌。

    她至死都不知道,从他遇到她的那一天起,她便一直是他生命里的月光。日日夜夜地,灿烂在他心灵的最深处。

    1993年1月,天使飞回了天堂。他来了,来送别她,看她最后一眼。彼时,他已是77岁高龄,拄着拐杖,步履蹒跚。

    花丛中的她,微阖着双眼,像一株夏日雨后的睡莲,纯洁而安静。

    岁月蹉跎了她的容颜,人们看到的,是美人迟暮的悲凉。而在他眼里,她依旧是那个娇小迷人,眼里流溢着无限哀伤的女孩儿。他轻声地唤着她,她却不回答。她听不到了,永远听不到了,白发苍苍的他久久无语地看着她,老泪纵横。

    送别她时,他低下头,轻轻地吻了一下她的棺木,嗫嚅着:“你是我一生最爱的女人。”

    他终于说出了埋藏在心底的那句话,那是她一生都想要的,可是,它迟到了,迟到了整整40年。此时的他亦不知道,过往的岁月中,她一直将自己的头深深地低进尘埃里,可至死,她还是没能等到与他携手的前世今生。

    10年后,著名的苏富尔拍卖行举行了她生前衣物首饰的义卖活动。

    又一次地,他来了,颤颤巍巍。87岁的他此行的目的,只为那枚蝴蝶胸针。最终,他如愿地拿回了它。

    捧着那枚蝴蝶胸针,抽搐的记忆里,在时光的隧道里,迅速地流转,他仿佛又看到了,《罗马假日》里那个美丽善良、不谙世事的小女孩,正一路快乐轻盈地向自己走来……

    40年的光阴里,他一直没有告诉她,自己送她的这件结婚礼物,不是一枚普通的胸针,而是他祖母的家传。

    49天后,他微笑着闭上了眼睛,手里捧着那枚蝴蝶胸针,就像握着她的心跳,握着无法回头的岁月和岁月深处那段永不再复的青春之恋。

    送别他的那一天,人群举着鲜花,从四面八方涌来。他的葬礼,通过互联网,进行了全球直播。那一天,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成千上万的影迷们默默祈祷着,祈祷绅士在另一个世界里,找到天使,还给她一个在尘世间曾经错过了的天堂。


  • d
    ddaaii
  • J
    JOMONICA
  • b
    bobykid
    广东这边野蛮地把赫本称为柯德烈夏萍
  • r
    raistlink

    是很般配啊

    4楼你赢了
  • f
    fireroad
    夏萍
    我哭了
  • 纸冰心
  • p
    planar
    女神啊````
  • 见风
  • s
    sevenbeen

    读者文
  • l
    lancky
  • 掌机至尊

    麻痹,4楼你真狠,回帖不看帖
  • A
    AzureZH
    赫本就不野蛮?夏萍听上去还更像个女人名字,而且发音更准确
  • l
    lonesomer


    《罗马假日》最最高!!!
  • r
    raistlink
    我们泪流满面的不是夏萍好伐
    是柯德烈
  • 杀气腾腾
    是这两位吗?


  • 猫猫的小叔叔
    女神
  • 微雨红尘
    哭了,好伤心
  • x
    xmm

    赫本
  • 无风无雨
    柯德烈夏萍
  • f
    fuckmic
    粤翻去死!
  • d
    dantesai
  • 自由人眼镜兄
    文章太煽情了
  • b
    bobykid
    野蛮的是柯德烈,听得我菊花一紧
  • s
    shramm
    顺便发篇今天新民晚报上卢燕写的纪念文:

    今天是著名好莱坞影星奥黛丽·赫本(1929-1993)的80岁诞辰。她主演的《罗马假日》《蒂凡尼的早晨》等经典影片给世界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印象。两届金马奖影后、美国奥斯卡奖终身华裔评委卢燕特为本报独家撰文,讲述她与赫本在年轻时的一段友情。

    80年前的今天,上帝将天使赐予人间,她就是奥黛丽·赫本,一个风华绝代的偶像。

    她的爱情之路不算平坦,却从不放弃对真爱的追求;她的人生之旅不算漫长,但每一步都走得那样精彩。她永怀救世之心,一副侠骨柔肠。在好莱坞从影的岁月里,我有幸和她相识、相知。对天使的怀念永存心间,这份怀念在今日更甚。

    赫本因《罗马假日》成为风靡世界的明星,却丝毫没有架子,她执着于艺术上的完美,也追求内在的修为,所以她的风度和优雅让世界为之倾倒。

    上世纪60年代初,我们都在派拉蒙片场拍戏。赫本当时正在拍摄《蒂凡尼的早晨》——曾被誉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喜剧片”之一。而我当时也正在参演一部当时最受欢迎的电视剧。恰巧两部戏的影棚相邻,就这样我和赫本有了会面之缘。在片场,她完全沉浸在角色中,把对金钱和物质极度崇拜却又不失天真善良的霍莉表演得炉火纯青。在戏外,她就像欧洲宫廷里温柔善良的公主,永远散发出流光溢彩的贵族气质。我们的第一面都互有好感,她说对东方的神秘非常向往,很喜欢和我聊天。我们从演艺畅谈到家庭,甚至是人生的哲理,她清澈的双眸似乎蕴涵了无数的智慧,我深深为之折服。

    因为是中国人的缘故,平日里我常穿着旗袍去片场,这让赫本非常有兴致。她不吝对旗袍的溢美之词,也渴望拥有一件。于是我就送了她做旗袍用的粉色绣花丝绸缎面,并借给了她一件我的旗袍做样式,她找了设计师量身定做了一件夜礼服。很遗憾没有看到她穿旗袍的样子,我想那一定会像是一个优雅神秘的东方女子。后来,赫本送予我一个精致的粉盒,粉盒的背面刻着:Lisa with love,From Audrey。Lisa是我的英文名。这个粉盒陪伴了我30年,直到后来我赠予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永久收藏。

    如果不是上帝过早召回天使,她该已是一个耄耋老人了,一定还在躬耕于她毕生追求的儿童慈善事业。她不盲从流行,不迷信性感,固守着从容和淡定,她的仁爱之心永存世间。

    附上赫本的诗《美丽谏言》,我将它译成中文,共飨读者:

    想拥有美丽动人的嘴唇,请用仁慈,温和的言语。/想拥有可爱明媚的眼睛,请用它寻索别人的优点。/想拥有窈窕的身材,请和饥饿的人们分享食物。/想拥有漂亮的秀发,请每天让孩子们给你梳一次头。/想拥有优雅的仪态,请深信友情、亲情永伴随着你,坦然而自信。/请记得人比物件更需要念旧。时常联络,增进情谊;冰释前嫌,重塑友爱,永不拒人于千里之外。/想要寻求帮助的时候,在你双臂的尽头,会有一双永远为您服务的手。/岁月流逝后,您会发现,一只满足了自己,另一只援助了他人。
    卢燕 今日寄自洛杉矶


    [本帖最后由 shramm 于 2009-5-5 18:11 编辑]
  • n
    naughtyben
    我觉得这个更好听
  • 霏菲飞
    关广东P事啊,广东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叫奥黛丽赫本的,翻柯德烈夏萍的是香港
  • p
    psppenny1
    泪流满面了···········
  • 阿毛
    不懂粤语质疑粤语翻译的傻波一又来了-_-
  • 3
    3501
    看百度百科上说的胸针怎么是梅厄送的.而且梅厄还是派克介绍的.
  • l
    lippy
    太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