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大哥估计没了,一个儿子也挺能说,还不跑等着挨枪子儿吗
https://mp.weixin.qq.com/s/boc9cv1hmd7S7I3cNgYpVg# 三天前,已经一个月没有发微博的潘石屹又更新了。过去,这个喜欢玩微博的开发商恨不得每天都要发好几条信息。
潘石屹分享了两首歌,一首叫《我怎么哭了》,另一首是经典的《送别》。一位大叔抱着吉他边弹边唱,语调哀伤:
聚虽好,别虽悲,世事堪玩味。来日后会相予期,去去莫迟疑。
上周,最重磅的消息就是潘石屹夫妇即将出售公司股权。全球最大的房地产私募基金黑石,要用总价40亿美元的价格私有化SOHO中国。
今日长歌来别汝,悲喜从此各西东。这次,他们两口子全部清仓,真要跑了。
黑石给出的价格是每股6港元,SOHO过去的股价一直在三元上下浮动,市值也不过两百亿。公司最近三年的收入,加起来不到60个小目标。这个条件很优厚了。
别人恐惧我贪婪,这句话套在潘石屹身上是不成立的。SOHO中国说白了,就是一家收租型的地产公司,疫情期间售楼处关闭和他们关系不大,也没听说他们给商户免租。靠收租过日子,现金流很安全。
外资抄底,也只是说对了一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刚开始显现,没有必要此时出手的。
SOHO的核心资产是北京和上海的持有型物业,现金流非常好,他们前年的净利润差不多是20亿元,和千亿房企中南建设差不多,但股价,连中南的一半都不到。
过去6年时间,潘石屹夫妇一共卖了300多亿的资产。这些钱,早就超过了整个SOHO中国的市值。
这是个有意思的现象,在不同的市场上,资产的价值一样,但价格并不同。拿到大宗交易市场上一个一个的卖,价值就找回来了。
这个小秘密,被黑石的人发现了。去年就传出打包收购SOHO中国的核心资产,现在变成了控股型收购。基金公司的朋友说:
他们找到了资产的水位差。
这样的故事,其实已经上演很多次了。宝能系对万科股权的狙击,融创发起的数次并购,本质上都何其相似。同样的资产,在不同的战场上发起进攻,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三年多以前,融创用137亿就买下了联想旗下地产公司融科置地全部股权。后来,融科置地的朋友感慨地说,融创太聪明了,融科几个项目的价值就超过了融创当年的净利润:
我们远不止值这些钱啊。
这么多年,潘石屹贡献了很多地产圈的热点话题,给我们讲了那么多笑话,最后,他还是要和我们分手了。
包租公的日子挺好过的呀。
陈文茜曾经采访过潘石屹:你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美国去留学?是不是对这边没有信心?。潘石屹解释了一堆,说有信心。陈文茜就是不信,最后把潘石屹逼急了:
我这几年,在黄浦江沿岸投了几十个亿的房产,你说我对中国没信心?
其实,早年间潘石屹还说过:我身边有两样东西,一个是钱,一个是房子。我只有看好市场才持有房子。
我不看好市场的时候,就会把房子卖掉,拿钱卷铺盖走人,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
老潘诚不欺我。
前年的时候,曹德旺对中国高税率的问题表态,引起了很多议论。潘石屹也忍不住出来说话:
我觉得他说的是实情。
他对减税问题解释了很多,营业税改增值税是让企业减少了一些交税,但企业头上还有其他税,比如房产税,办公用房现在不按成本收,而是按租金收税。他算了一下,减税以后,前一年实际的税收反而增加了:
增加的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
现在,老潘要去纽约搞房地产开发了。
有些人的一生,是以微博销号结束的;有些人的一生,是要把几十亿美金从中国倒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