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在河里的时候归水利局管,到了岸上就属林业局管了。”
刚进入文体局这座墙皮早就脱落的四层楼房时,“文体新广”四个字一度难倒了博士江沈红。
在武汉,他听过文化局,知道体育局,也明白有新闻出版局和广电局,可“文体新广”这四个字还是第一次听说。
局长曾开过这么一个玩笑,如果不用简称,办公楼门前的那块白底黑字的大牌子装不下“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这十四个字。
事实上,去年6月份文体新局与广电局合并,才有了第四个“广”字。而文体新局则在江沈红去挂职之前就已经过了三家的合并。
在挂职日记中,江沈红对文体新广局做了细致的介绍,位于湖北西部的神农架林区是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文体新广局,对上承接着湖北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体育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彩中心五家上级主管部门。对下则负责着3000多平方公里的8万多居民的文化体育事业。有着9个科室和6个二级单位,以及37人的编制。
兵最多的邓科长,因为要对接省里文化厅、体育局、新闻出版局的六七个处室,工作并不轻松,“没有停的时候。”
在被纳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前,神农架因为是国家级的森林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和生态旅游区,同时受到林业局,国土资源局和旅游局等几个部门的多方管理。“谁都不愿少管,真有事又不知道找谁”曾是一种常态。
“这土地是荒土时归国土资源部;土上长了草,归农业局;长了树就归林业局。”局长曾经告诉他。
更有意思地是山里的湖泊,当湖泊里的水超过6米,归水利;低于6米则是湿地,又归林业局。
事实上,江沈红还听过一个更传神的描述——两栖动物青蛙。青蛙,在河里的时候归水利局管,到了岸上就属林业局管了。
“你说这到底归谁管?”江沈红不止一次地拿这个青蛙开玩笑道。
没人乐意回答这么“较真”的问题。
江沈红和局里的人也曾疑惑过,文化体制改革,为什么基层的都合并了,省里的几家怎么不凑一块弄个“大部制”呢。
办公室主任刘姐,就曾碰到省里两个局在同一天上午开会的情况。“不过好像后来基本都学聪明了,从周一到周五一字排开。”
事实上,在过去十几年中,相关文化产业部门的合并,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已在进行,各地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版权局、文物局、体育局及扫黄打非办公室等部门都在精简整合中。
广电研究专家吴纯勇曾在2013年做过一份调研报告,截至当年1月,全国210多家地级市、自治州、盟、地区等完成了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广电局等部门的整合,整合的新部门多数以“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对外挂牌。
可是在吴纯勇的调研中,以省为建制进行合并的,也只有海南省一个地区。
在吴纯勇看来,这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即文化体制改革所涉及到的区域绝大多数以县、乡、镇为主,然后再由地级市进行部门整合,最后是省级和直辖市层面。”吴纯勇称。
于是,江沈红和同事的疑惑也只能在省级改革牵涉更多的人员、部门、职务配备难题前止步,“全国大环境都是这样嘛”。
在这里,政府的手不能不伸长,不然文体这样的产业永远做不起来
局里忙碌的细节被他一字字敲进电脑,在完成这篇挂职日记的同时,他也曾想过,局里的忙碌除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配合旅游局等部门,是不是也与“管的太多有关”?
直到后来,杨钿的出现解答了他的问题。
杨钿是堂纺叠绣的唯一传承人,当地民间刺绣的典范,也数次出现在博士江沈红的挂职日记中。曾一度放弃刺绣的杨钿如今有了省级的非遗基地,有了基地,她传授技术给附近的村民,然后回收村民的刺绣品。
“去年的义乌非遗产品展览、武汉非遗展览,文体局都是自己要了展位,让堂纺叠绣去展示,打开销路。”江沈红回忆道,“有些费用都是局里出,真是赔钱给他们赚吆喝。”他开玩笑道。
http://news.163.com/16/0413/06/BKGTPJ4900014AED.html羊毛归谁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