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主任一年几百万那么轻松啊?
- goldenalpha这样不能说一年几百万啊?
- jacob北上的三甲心内主任几百万肯定是有的。
- wladf201月1号全国实行。 iOS fly ~
- preplus这应该是极少数人才有。
比如某四线城市医院做白内障手术请的北京的名大夫,他来一天做20多个,每个他可能挣2000,医院可能挣1000。 - dak278
- hugeone用穷叔的话:温水煮青蛙,别吵别闹。 对我自己的感触只有两点:
1.这种趋势下医疗质量是往下降方向引导的,起码医疗积极性一定是下降的;对于个人来说感受到了降价福利,但本质上难以平衡三方利益,只是饮鸩止渴罢了。不可能保持无偿公益性,又要求满足自负盈亏的盈利性。
2.反过来想,质量和积极性和个人有什么关系,我当下好就好了。人们往往只会考虑当下,而不会去追溯前因和未来。就好比新冠,刚开始人人都在骂制度,后面类似SARS抬高白衣人肉军后人人都在夸。但其中牺牲的医患?疫情后并发症的医患的创伤? 乌合之众命如草芥,乌合之众又是健忘的。人均寿命68岁提高到70岁的可能需要大量的成本,这些成本付出价值在哪里?所以质量和积极性对人群有意义,相对个人和经济付出反而不划算。
基于以上我的建议:理性看待,多赚钱,多锻炼,早买保险,敬畏生命。 - abcbcafe回复9#wangday
3个单价又比2个高了? - wangday
- 电冰箱医生的收入类似演艺界
明星级别的就那么几个,数钱数到手软
最多的三线,也就是普通人收入,远远比不上码农的。 - msk28建议抓紧给基础医学 儿科 这样的医生医科大老师涨工资。
然后每年扩招几百医护人员 把中国平均每万人配备的医护人员数量提高到
与世界GDP第二大国匹配的水平。 - 相扑确实是,码农的收入实在是高得,让人…嫉妒
- hugeone经济、产业和科研创新才会有利益回报
涨工资、扩招这类的意义不大,为了什么?提高医疗质量延长人均寿命?延长医保付出时间? - clive大略算个帐么:
厂家单价毛利在1万以上,一多半花在营销费用上了
一天假设10台,消耗支架20个,365天7300个,一半也是3600万
卫健委,院长,采购,科主任,医师,反正营销费用是花在这些上面了,KP当然是数量少影响大。科主任一线决策,比重不低 - 二花认识心内科的副主任,卖保健品一年都好几十万。利用医生的先天优势做给个还是有点牛的。 iOS fly ~
- msk28第一 为了改善医生的工作条件,现在加班太多了,收入又跟不上,难免‘穷则思变’,最起码少点加班多点休息。第二 提高国家医疗水平 下次面对突发疫情 不那么容易崩溃,看看德国为啥就挺得住。 而且还可以挣周边不富裕国家富人的钱 一举多得。
第三 学医的一般都是每年高考成绩前10%的人 而且上大学和工作一直保持非常紧张的状态 难道不应该获得较高的待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