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你们要的自习室贴子

  • c
    chenzyczy
    回复199#jaffrey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工作和老婆,哪里还有自己的时间。。
    楼主这个分享写的很好,很有启发性,谢谢了
  • c
    chaulong
    感觉还是租房的小年轻更有需求?
  • 伫听
    你如果开在我小区附近我就会去,但上海那么大……
  • m
    melone
    很有创意,就是不知道 利润怎么保证的?
    或者不考虑挣钱?
  • s
    smart919
    刚在美团上搜了郑州的自习室,大都在学校旁边,按照郑州的消费水平,感觉赚钱比较难。
  • u
    ufo-bug
    可以继续卖咖啡奶茶增值服务?
  • h
    hujianetants
    写的不错。
  • x
    xyjohn
    全看了,那个第九 连接不对
  • z
    zhyubz
    自习室,Mark
  • j
    jaffrey
    回复201#chenzyczy


    我最近不是常看《圆桌派》嘛,看窦文涛、梁文道、马家辉他们聊天,突然觉得读书是个特别牛B的事情。
    以前只是觉得读书好,但好在哪,其实没啥概念,因为读书跟赚钱的关系相当遥远,换言之,就是“没什么用”。但看他们聊天,觉得读书对一个人的境界提升太大了,闲聊都能聊的这么有趣……

    但转念一想,有了手机之后,基本没怎么完整的读书了,这才觉得一个安静的地方能让我或是像我一样的人能够像他们那样大量的阅读,就很好了



    你们不是馋年青姑娘的身子嘛,这个谈吐,还愁没姑娘?
  • j
    jaffrey
    回复203#伫听


    看我最后那篇,我就是觉得现在自习室带来的距离感很有问题,物理距离上覆盖不够
  • c
    chenzyczy
    回复210#jaffrey

    如果是这个定位的话应该开咖啡馆,放满满一墙壁书,若有若无的背景音乐,座位舒适,收费适宜。。不过这样就要亏本了
  • j
    jaffrey
    如果真是这样,估计进去还是会先刷手机。我理解至少需要某些仪式感,让人可以进行一些状态转换
  • j
    jaffrey
    正经说,目前这个模式怎么看都不赚钱,除非通过大规模来摊低固定成本,但我有个比较朴素的想法,能帮人解决问题的产品总归会有盈利的机会,只是需要一个更加合适的形式
  • c
    carlwang
    不出意外 这生意最多也就到明年了,很多生意不好的联合办公都准备开自习室了,人家成本比可比你少多了,也就是办公格局改一下连家俱都不用换。
  • c
    carlwang
    还有上海基本任何一个社区都有社区阅览室的,虽然都是老大爷们的读报室,但外地人都不知道。
  • 1
    18841201416
    强烈马克
  • i
    inkback
    这个价格在一线城市?没希望的 放弃吧
  • 我们的老天爷
    回复1#jaffrey

    楼主这个自习室,和大城市流行的避风塘、现在的一些休闲咖啡屋,如何竞争?
  • j
    jaffrey
    一线的人不知道有流行的避风岗。链接发来看看?咖啡屋这种我确定成本会比我高很多,临街的商辅对坪效的要求很要命
  • 我们的老天爷
    回复220#jaffrey

    北京有6家,2010年前后我记得更多,你可以搜索一下
  • g
    gameking211
    先码一下再看
  • d
    deepdream
    中年人的“收容所”这个,我觉得很难做出来,如果中年人真需要这个,一定需要 1、安全感。这个需要看到的东西是自己熟悉和能掌握的,这也对隐私性提出了要求。2、这里有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才愿意在这里呆着,这个喜欢的东西可以是模型、书籍、各种小爱好,甚至是藏个女人,总之是个性化的。这个lz只怕做不到。
  • k
    ke.jin
    mark再看,也考虑过类似项目,但是感觉杭州这里需求不够旺盛,图书馆也就周末和假期人多一些,平时肯定有位置 iOS fly ~
  • j
    jaffrey
    这个项目主要还是基于自身的需求出发。总体而言,社会对于“不那么成功”的中年人太苛刻了,年入百万自然好,但还有很多一年收入不到百万的人,这些人也应该有享受生活的权力,也有追求自我爱好的权利。只是整体的舆论环境,社会的看法在不断的压迫这种权力,打个游戏、玩个音乐,读个闲书都是“不务正业”,那换个方式,我就是找个地方消费时间,你别管我干嘛……

    你说的对,我不一定就做得到。实际上,我的困难是很难以一种大家都接受的价格做到,所以才做成这么一个超级趋同化的形式,但你我都在这个环境,总要有人来下手做,对不对?

    目前来看,失败的概率超过八成,但我就是不想一边抱怨,一边什么都不做,只是冷眼旁观
  • j
    jaffrey
    我想法不太一样,虽然形式上一样,我本意不想面对年青人,过了那个劲儿了,但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经营模型。
    我主张终身学习,我更主张“过了30岁,也不能放弃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念想,年龄越大,越应该如此
  • s
    sduww
    马克一下,希望也能开一个HiPDA·NG
  • b
    boby7pir
    楼主加油,行动力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