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症患者或者太过单纯?

  • a
    atia
    今天开车上班的时候,听了最新一期《故事FM》的关于女大学生遭遇恋爱暴力的事情,听完之后整个人都不太舒服。不知道该同情那个学生还是对她的心智产生怀疑。对于一些很常见的伤害行为没有自己的判断,我不知道是个体的问题,还是教育有问题
  • s
    spi
    恋爱被暴力也叫斯德哥尔摩?
    人质那个叫斯德哥尔摩差不多吧
    不知道你听的具体是啥内容 iOS fly ~
  • a
    atia
    找到公众号文章的链接了,你还是看一下自己判断吧
    https://mp.weixin.qq.com/s/9uu54PX-U9r1tanmq_iPeg
    小尾巴~
  • h
    hxly
    就像买股票,当损失发生时,很多人并不甘心以损失收场,会装死甚至加码,然后越陷越深。
  • S
    Shenxinaz
    必须承认人是有智商差异的啊
  • p
    peanuto
    这个故事个人认为非常有意思。
    几个方面。首先从这个女孩的遣词造句和内容描述等方面看来,其个人从小的生活环境/受教育水平非常高,心智能力也是同龄人中水平相当靠前的(从她自我描述中可以听到她是一个相当有自我意识自我认同的人)。其次,她的描述,因为有诉诸法律/接受记者采访等过程,已经经过相当程度的整理非常有条理。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她还是相当真诚,没有隐瞒一些东西。这可能也是评论区有相当部分留言认为这个女孩其个人道德有问题的原因。
    然后再看这个故事本身。我觉得毫无疑问,故事中的这个男性,是个玩弄姑娘的渣男。业务能力的出众降低了他猎艳的门槛并最后反过来断送了他的职业生涯。

    故事中的姑娘,在她读大二到大四的这段时间,她被这个男子耀眼的光环所打动,这并不是她心智的问题,个人认为恰恰是她自己出众的个人水平架起了她和这个男性之间沟通的桥梁。记住,并不是她一个人受到伤害,也不是这个男性用金钱或礼物诱惑她,女孩在采访一开始就提到,她觉得周围不是耶鲁就是清华,她觉得自己有些自卑,所以她对业务能力特别强的人有强烈的好感。姑娘描述她在一个学术论坛上遇到这个男子。我个人认为大二参加学术论坛不是太容易的事情,暗示她的学校是一个相当好的学校或者她本人异常优秀。因此她遇到这个渣男不是她脑子不好而是太优秀。

    她为什么没有及时停止?我觉得对方让她看到的是一个优秀的花花公子的形象,这两个矛盾的属性给女孩造成了困惑,而她的决定是她权衡的结果。

    这个女孩后来把很多这个男性的行为定义为性暴力和侵害。首先我觉得这个男的是渣滓,他做的那些事是错的。其次,我试想一下,如果此男没有哪些摔门,辱骂,也没有在公共场合摸屁股,取而代之的是仅仅是表面上一贯而终的花言巧语甜言蜜语,但是背地里依然风流成性,那么这个女孩对这个男性的剩下的那些行为该如何定义,她所受到的实际伤害是否会更少些?我们没有来自这位男性的证词,情爱关系中的双方责任很难确认。

    最后我祝愿这个女孩能够远离渣男,遇见真爱。我也坚信她的未来一定非常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