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哪国像中国这样对我们这么好

  • 灰道
    “还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对我们这么好?他们借给我们钱,还给我们提供廉价的产品好让我们的中产阶级能感觉自己富有一点。”这是笔者在华尔街一家咖啡馆听一位男士说的。当他得知笔者来自中国后,说了上述的话,随即付了笔者的账单。

    西雅图的建筑师斯坦特·斯科也许是最为感同身受的人之一。从前年到现在,他们公司连续不断地接到来自中国上海的设计合同。这些中国客户主要是上海的房地产开发商,他们希望斯坦特为其高端客户设计家居,包括别墅区附近的设施,合同涉及金额有的达5000万至1亿人民币。斯坦特感觉中国的市场

    几乎是永不停息地在与时间赛跑,因为有些开发商的顾问甚至只是匆匆扫了一眼他以前在加利福尼亚设计的棕榈泉度假中心,就把大单交给了他。

    斯坦特这个17人的中小型设计公司只是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美国广大建筑公司中的小小一分子。这些公司不断在满足中国开发商们对摩天大楼、独栋别墅或豪华公寓的设计要求。在美国经济岌岌可危的这两年,这些公司得以存活显然要对中国心怀感激。不仅如此,设计师们还认为,中国的客户比美国客

    户好:他们不挑剔、更乐于接受有挑战的建筑理念,特别是在奢侈建筑的设计上,中国本土的开发商似乎对来自国外建筑师的理念全盘接受。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更舍得花钱。

    针对这种现象,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查尔斯·阿姆斯特朗说,尽管美国人对中国人的一切感到新奇,比如中国文字和绘画,甚至是中国父母带孩子的方式,但在美国人看来最叹为观止的,则是中国富人的豪迈行为。

    “放眼如今的世界,已经和几十年前大不一样。美国人对中国崛起虽然心态复杂,但这绝不仅仅是因为钱才发生的转变。”查尔斯表示。

    在美国,中国富人确实扬眉吐气意气风发。他们来美国短暂居留,挥挥手便在纽约长岛买下豪华别墅。他们中的很多人对华尔街狭小的街道、华盛顿矮小的建筑表示惊讶,认为中国许多大城市都超过美国。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美利坚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些中国富人三十年前还挤着公交车、起早贪黑在泥土

    飞扬的公路上赶路,他们是刚刚富起来的一代,而美国人已经富过好几代。
  • s
    sectionboy
    知音杂志现在都有这样的文章了?
  • 公孫白馬
    這種文體在1990年應該很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