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机实用技术》貌似又涨价了,14元→16元

  • 卡罗斯
    卧槽,不是9块8一本的吗!?的确以前没游戏机玩的时候反而看的多,现在有游戏玩却已经没空看了
  • 阿斯贝鲁
    IPAD上的读览天下直接买的VIP包年看所有报纸杂志,一年500多,所以几乎还是每期都看的,看来我这算真爱了吧。。。不过其实主要也就看看业界的新闻和分析什么的,攻略已经十多年没看过了
  • o
    orx
    最后一次买UCG时9.8,最后一次买电软是8.4
  • 絶園の樹
    高冷不高冷不知道,但是很多报导水平不尽如人意是事实。就拿阁下黑魂那篇来说,其一有可选难度这样的混淆信息,其二对系列了解不足也是个问题。像E3这样有国内第一手报导来源自然是好事,但是拥有这样的资源和平台也是一份责任
  • 第几楼
    看了这楼去买了一本,正好有乌贼的内容,还有单人模式搜集翻译
  • A
    AD209
    在中国这种地方反而有生存余地,因为分化差距大,你索性象朝鲜大家一概不知道也就算了,咱这是先进地区啥都有,落后地区啥都的没的,有相当多的人靠杂志解渴,只要渠道铺的开,就不抽没饭吃。我前几天还在Q上碰到一个,说他们那面3块钱一碗,网吧也就一周一次的,你让他去买主机?用那么点可怜上网时间去看新闻?他们就只能和我们小时候一样拿本书YY了。
  • a
    askl80
    这杂志还没倒闭啊?可喜可贺
  • x
    xgazer
    有时还会买,因为我讨厌坐地铁和蹲坑的时候一直盯着手机
  • c
    cxxx
    中小学生把买这厕纸的前省出来,一年也能省出一两款游戏了
  • h
    hamartia
    网络确实给传统媒体和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说淘汰还为时尚早。
    好比来说,每次一有最新的日本游戏情报,出现在S1的决定性有力信息还是当日那期FAMI通的扫图,FAMI通死了吗?
    最好和最坏的时代总是一齐到来。
  • w
    wuyin211
    倒是那几个前编辑混的风升水起
  • h
    hisame
    游戏机有没有电子版?尤其是iphoneipad杂志版?有的话可以考虑订阅
  • S
    S1G
    多边形去 QQ 和AV9了? 猫太去傻大运营FF14...... 其它大部分去QQ了吧
  • a
    ahsammas
    差不多5年没买UCG了
  • 失身招领处
    六月上 巫师3攻略有一整段文字错了,这么硬的伤要是我们这儿,校对和责编得急疯……几个读者一起反应,年审堪忧啊。
  • w
    wuyin211
    多哥去QQ后被炒了,现在在做前编辑,猫太是FF的运营总监。
  • 日下轮太
    能省出游戏但省不出主机钱
  • t
    try2
    能活下去已经挺不容易了,另一方面如果真需要攻略的话我觉得还是杂志好,一个是玩的时候拿在手上方便,另一个是UCG的攻略好歹都像模像样,当时PS2的攻略在网上可是杂乱的很。。。
    不过这些都是5年前的回忆了,现在UCG做成什么样也没去管了
  • s
    serafina
    什么,你们独揽110买的?我4月看到广告99一年入的
  • M
    Meltina
    物价涨成这样,可以接受吧。
  • v
    valkyrie01s
    这书还活着?床底下还有150多本
  • e
    evan19900716
    资讯类杂志没有第一手独家信息只能靠搬运资料的都活不久
    攻略?现在网上速度肯定比杂志快。
  • d
    droglo
    想当年我还是看攻略买游戏的……
  • 福原爱
    这杂志还活着呢?

    ----发送自Sony SO-02G,Android 4.4.4
  • f
    fish_yyq
    从01年一直买到07年,游戏人一直在收集,不过还是更还念日游戏那帮贱人啊。
  • s
    shanzixian
    @napaleon4
    同样,毕竟兜里没啥钱,只能过过眼瘾。

    ----发送自ONEPLUS A0001,Android 4.3
  • 尘剑一
    翻出了一本2001年7月的。。发现了trs的攻略,泪目
  • h
    hamartia
    攻略类信息速度比网络环境慢,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媒体作为帮助读者一方向另一方专业领域建立起认知现实的过程中,怎样都会有一些独有的东西(甚至是谎言,不过这个不去议论)。现在UCG对跟进流行文化很敏感,像《复联2》根本和游戏没有关系,但是考虑到复联2作为一种流行的渗透性,推出复联的解读文章就很适时,这个方向还是值得肯定。

    依我看,网络环境给纸媒游戏杂志带来最大的改变,就是网络作为高效率的通信手段替代了原本杂志所具有的情感纽带的功能。根据中国大陆的特殊环境,杂志除了是喉舌,还是组织。当年电软的发刊词“闯关族的家”,一掷千金,现在那些处于优越环境里的游戏者根本想不到那具有什么深远意义。
    但是微博、贴吧、在线视频与弹幕这类沟通手段的出现,使个人可以绕过杂志这个实体,直接与编辑或其他人进行互动。同时老读者经济能力的提升,也使得关注对象不再是素不相识的其他玩家,而是自己。本来共享资料和信息这种事,就必须得在彼此都是缺乏者的基础上进行,拥有者是建立不起这种联系的。过去那种“本人XXX,欲结交天下机迷”的沟通热情,也就只能尘封在回忆里了。

    说起来,我已经有段日子没在UCG上看过画廊栏目了。当这类读者对杂志的认同需要完全消失时,那时就算是一只脚已经迈进墓穴了。
  • K
    Kyo.C
    纸质媒体能活着就不容易了 要啥自行车
  • 萨妃螺丝
    初中的时候小镇没有游戏买,这些杂志攻略翻得都快会背了
    记得还有本《电脑乐园游戏攻略》,原来一整本都是国产单机,后来分成一本厚的单机一本薄的网游。再后来网游那本越来越厚,单机那本变成都是欧美单机……
    好像去年也停刊了(纸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