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0现在正在播放运十的珍贵资料,TMD当初下马运十的领导生孩子没屁眼啊!

  • 级替四
    日清战争时双方都是买西洋武器来装备。

    30年代日本自己都能造大和舰了,我们连个步枪都造不好。

    你能把责任归在当初买武器身上么?

    [本帖最后由 级替四 于 2009-4-5 18:21 编辑]
  • 心之一方
    别yy了,能当饭吃么,基础工业不是yy就能出来的
  • 1
    1980xxx
    运十是YY出来的????
  • k
    k836
    运十就算当时上马又如何,连个汽车都造不像样的国家还能指望造好飞机?
  • 1
    1980xxx
    Y10迄今保持的记录

    Y10飞机是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旅客机

    Y10飞机最大起飞重量高达110吨,是最大的国产飞机

    Y10飞机最大航程长达8300公里,是飞得最远的国产飞机

    Y10飞机最大时速(真速)达974公里,是飞得最快的国产运输机

    Y10飞机的实用升限高达12000米,是飞得最高的国产运输机

    Y10是第一架按英美适航条例(CAM4b和后来的FAR25部)设计的国产飞机

    Y10飞机是第一架飞抵拉萨的国产运输机


    最关键的,运十已经造出来并上了天还飞了很多次……
  • L
    LTFYH
    总之吧,不管和来外差别有多大,这玩意自己该发展的还是要发展。
  • z
    zhaolinjia
  • d
    dorn
    可惜用的是外购的发动机 ,纯国产的只在波音707换过一台试验过
  • M
    MJ3
    量产和原型机是两个概念
  • 级替四
    火箭引擎技术怎么用在汽车上?那东西的材料都是追求性能而牺牲寿命的。
  • d
    dorn
    运十可惜的倒不是那几架破飞机,主要是研制团队散班了。。就像倭寇自产的F16 1亿美刀一架,但是还是坚持自己造,就为了保持住自己的战斗机研制团队。
  • 装机工
    国家在运十这个项目上显然目光短浅,被某些人坑得不轻啊……
  • n
    nay
    你运10造出来是不难,难是难在,你怎么持续开发,你如何实现盈利~这不是造出来就没后续了~
  • 装机工
    哥们,现在美国造一条核动力重型航母也花不了300亿刀……
  • n
    nay
    独立开发,和拿现成的复制成本一样么?进入流程以后成本是几何倍数的下降,从零开始也这么容易?研发不要钱的?
  • 装机工
    现在中国哭着闹着也要上大飞机项目,至于大飞机的必要性,我想经过去年512,有大脑的朋友都应该清楚。有些东西短时间内很难用金钱来衡量价值,特别是对于TG这样的“有追求”的大国来说,上面有朋友说得没错,研发班子垮掉了,现在再弄,不容易的。
  • n
    nay
    现在的媒体不过是在投老百姓的所好,就好像四大发明一样,不是我们没有,我们有过,而且比别人的更好,云云,70年的中国,空客背后的力量,麦道背后的力量,衡量过么?举国搞大飞机项目有意义么?当时百废待新,资源也有限,正当节目里说的这么简单?这么大的项目,你以为只是一个部长就能左右结果的么?
  • 装机工
    坐等LS爆尿
  • 装机工
    这话套在其他地方也都可以吧,比如什么嫦娥计划,我很难想象我这辈子能看到TG去月亮上挖煤……
  • 自然韵律
    据说研发经费不断加码,最后受不了了?
  • 装机工
    运十整个计划才用了5Y多RMB,就达到这种水平,听不容易的,要说费用太高,应该不至于吧,组装一架Y10才3KW多

    反正Y10这个项目说实话真的挺可惜的,要是能挺住一路发展下来,不YY说能达到波音空客的水平,起码现在给空军弄点运输机应该问题不大,也范不着为了伊尔76天天看毛子脸色,操!
  • n
    nay
    你觉得70年代上大飞机项目,按照当时的国力,当时的社会水平,收入,产业结构,能够支持起一个世界级的民用飞机制造企业么?别忘记空客背后是德国法国英国,麦道波音背后是美国,中间任何一个国家和70年代的中国相比都不是今天的概念。
  • n
    nay
    要说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几十年下来,要是只能搞出个运输机,还真情愿看人脸色去买现成的~
  • k
    k836
    神舟TG叫得挺欢,可是国际空间站根本没TG的份,连日本和棒子都能插一脚,航天没别人合作自己闷头搞很难有大的发展。自有技术产业化+垄断化TG还真没有成功的例子。
  • k
    k836
    运十的研发班子确实不错,现在再想整出一个来几乎不可能。国内的教育,科研体制如何大家心里都清楚,很多机械技术这块老的退了根本没人能接班。
  • 装机工
    晕,莫非你觉得运输机科技含量很低???233……

    再说了,也得有人愿意卖给你不是?
  • L
    LTFYH
    照很多人的说法,那中国什么都不用搞了,航天、卫星、计算机、生物技术等等尖端的技术都不用搞了,反正发展不起来啊,倒不如让那些公务员贪污或是拿去买美国国债了。
  • n
    nay
    有一点,波音和空客的成功,不只是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投入,背后有成熟的消费市场这个事实也不能忽略,80年代美国有,欧洲有,但是中国没有,所以对于当时的领导来说运10就是现在的嫦娥,象征性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毕竟民用客机不是军用飞机,你毕竟要走进市场,去盈利。当时中国显然不存在这样的消费市场。不能因为中国在航空事业上的落后,就全部怪在运十头上。就像你说的,充其量只能说是可惜,但是当时中国如果把运10做下去,和波音,空客,平起平坐,这只是做梦~
  • n
    nay
    俺阿姨就是上海航空发动机厂的,当时组建的时候,上海机械制造企业最有前途的年轻骨干都过去了,后来大飞机没上马,最后最苦的时候做卫浴,做长空牌打字机,卖厂房,这几年好一点,给上海大众和通用做配件~
  • 装机工
    以中国这种幅员地域和人员数量,没有自己的大飞机的弊端在去年512已经充分暴露了……
  • n
    nay
    因时而异,现在有国内有消费能力了,有需求了,造出来马上可以有盈利,可以进入良性循环了,自然应该发展,说道底,生意只是生意,对于国家也一样~
  • n
    nay
    从头到尾俺没说中国不应该有大飞机,俺只是针对那期节目,把所有脏水全部往当年的决策者身上泼,不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情况,想喷一喷而已~
  • 装机工
    生意就是生意,不过商机稍纵即逝,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
  • 装机工
    大飞机起步现在也不晚????说实话我没你这般信心……

    就好比前两年炒股炒房的,人家抓住了机会,现在再开始炒,人家已经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了,道理就这么简单……
  • n
    nay
    市场经济,一个产品要成功,永远离不开背后的市场。只要能够进入良性循环,实现盈利,技术进步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波音也好,空客也好,如果他们无法做到盈利,成本不合理,技术自然停滞,后来者代之~
  • z
    zenhigh
    我觉得有些人也太容易被蛊惑了,先不说飞机,民用汽车搞了这么多年,买车的时候是不是还希望用进口发动机?整车国产化率高了是不是还不乐意?给你个国产飞机你敢坐吗?汽车路上出点毛病大不了叫拖车叫现场救援,飞机呢?只要有一点点出毛病的征兆就全机型停飞!这哪家航空公司受得了?哪一位乘客的神经受得了?

    运七就是国产机,运七从来没下马,结果航空电子还是要进口,改进型的发动机还是要进口,最后发配给地方支线用,再最后整机进口冲锋-8,人家干脆不要这款机了。涡桨的运7都弄不清楚还想着涡喷的运10?弄出来也是个标本供着,评先进评职称的时候用一下。

    有些人动不动就两弹一星,嗯,德国人从没搞过两弹一星,就凭一个大众车型能吃我们十几年,你觉得我国的工业基础跟德国比起来怎么样?
  • 自然韵律
    我很好奇运10的发动机用的是哪家的,看看现在的太行昆仑搞了这么久仍然不敢声张。
  • 朝孔雀
    其实就是国企和民企的区别,凡是能搞好的国企要么是行政垄断,要么是管理层不搞官员那一套;
    一汽,二汽现在也就是买办了
  • 熊市亨利
    DF31开始就不是了。知识要更新啊
  • s
    sunner
    +1

    说其他都是扯淡,让以上那般支持的人去做国产飞机,有几个真心愿意的?就算上了飞机,有几个人不提心吊胆的?
  • z
    zhuliang
    体制不改,这些东西还真没必要搞,劳民伤财.
    就说个最基本的材料技术,天朝都差得远,而且最要命的是还不愿意花力气研究,只想着一步登天.
  • z
    zhuliang
    中国一天不脚踏实地从最基础做起,整天只想着放卫星,一天就成不了发达国家.